思想者論壇
2008年6月號,總第126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全球氣候變化與中國的應對
主 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顧 問:徐鷹(中國評論月刊社務委員會主席)

主持人:郭震遠(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評論月刊學術委員)

策 劃:郭偉峰(中國評論月刊社長)
    周建閩(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

評論員:馬 中(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錢維宏(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科學系教授)
    羅 勇(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
    翟 勇(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巡視員)
    周 珂(中國人民大學環境資源法教研室主任、
        博導)
    高祖貴(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安全與戰略
        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執行人:羅祥喜(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王 平(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時 間:二OO八年第六次(總第一百二十六次)
地 點:中國評論北京辦事處會議室


座談會現場


  郭震遠: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中國評論月刊學術委員郭震遠

  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是當前非常熱門的話題,我們今天討論這個問題,首先還是關注這個問題對中國的影響。

  有關全球變化問題,實際是有很多不同意見的。因此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充分展示自己的觀點,包括相互爭論。

  馬中:美歐利用氣候設局
     中國要堅持立場思考對策

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

  對於全球氣候變化這個議題,我認為雖然不能說這是個假議題,但是認為其中有一定的“偽”成分。我不是說它在科學上是偽的,而是在政治上摻雜進了一些偽的成分,甚至在經濟領域也有一些。不能說是“偽科學”,而是這個“科學”夾帶了一些“偽政治”、“偽經濟”的成分。但就是這個問題,很值得我們中國人認真思考。

  歐美利用氣候問題設局
  中國尚未贏得主動

  首先,氣候變化原本是一個科學問題。對這個問題的發現、認識,完全是科學研究的結果。比如某種物質的含量增高、溫度上升,以及一些自然環境的改變,這是科學發現。

  當這個科學發現得到一定共識之後,開始滲入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一直上升到國際政治的層次。就是在各國政府之間,直到聯合國大會這個層次,相互討論這個問題。這是一個大的發展態勢,直到今天還是如此,就是科學證據不斷支持相關政治決策、經濟決策。IPCC出的這些報告,還是大量基於科學發現,然後被提到政治角度來談。

  到了政治層面,有時候科學研究本身的意義,就會或者被過度採用,或者是加以扭曲。

  到今天為止,我認為基本上可以這麼看,全球氣候變化談判,如果站在中國的角度看,基本是歐美在設局,而且主要是美國在設局。而中國長期以來,或者說從京都議定書制定之日起,中國在這個問題上基本是被歐美牽著鼻子走。雖然我們有時態度表現得很強硬,可以不接受、不承諾,但是並不代表你有自主權,中國基本沒有達到自主的狀態。包括我們最主張的觀點,就是所謂技術轉讓、資金支持,似乎這是自己的權利,如果美歐不滿足,我們就不同意。實際上,恰好這兩個問題,就是美國設的局。

  換句話說,美歐已經將這個問題引到這樣一個死胡同,似乎是祇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才能解決所謂氣候變化問題,但是這兩件事恰好主動權在歐美。因為錢是他們的,技術是他們的。如果美歐不給你技術和資金,或者延遲給你,不兌現他們的允諾,另一方是絲毫沒有辦法的。祇能等,或者祇能要,祇能反覆強調。

  視國家利益高於全球利益
  但這也是美國成熟的標誌

  因此我們應該深刻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就是到底中國自己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立場、觀點,基於政治、經濟的考慮,應該是甚麼?

  為甚麼對這個問題我們做不到或者做不好呢?我關注了很長時間,包括那些歐美很高層的參與談判的人士的言行。我覺得美國方面有幾個很基本的原則。比如黨派認同高於國際公約的利益,換了一個黨執政就能從原本商定的“京都議定書”退出去。克林頓簽了,一換了共和黨的布希,就退出去了。換句話為,美國的黨派對國家利益有自己的哲學理解,或者說價值觀理解;他們將自己黨的利益視同美國的國家利益,置於全球利益之上。應該說,這是美國非常成熟的一個標誌。就是美國將自己的國家制度和政治完全置於國際政治之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