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反芻
2008年11月號,總第131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當希望的架構出現時
--《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芻議讀後
謝大寧(台灣)
中正大學教授

  我們姑且不談所謂“國格”的問題,台灣的許多民眾確實會感受到在對外事務上,面臨了身分認同上的困擾,這問題是必須解決的。而這套統合機制又該如何在這兩個面向上來證明其可操作性呢?此其二。對於這兩道證明題,以本文的篇幅,當然不可能處理,但我認為還是可以作如下的說明。

  首先,在芻議中,亞中教授對此一統合機制已經做了相當詳盡的說明。基本而言,此一機制乃是參考歐盟發展的歷史而定的,因此,歐盟的實踐經驗當然是我們很可以參考的基礎,我相信任何對此一統合機制可行性的證明,大概都不可能無視於歐盟的成功經驗。

  不過,亞中教授當然也不是全盤照抄歐盟。就一個基本點而言,由於歐盟的參與者乃是各個主權國家,這點當然無法移植到兩岸關係上。因此,亞中教授的設計乃採取反其道而行的方式,先藉由此一《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對兩岸同屬整個中國這個問題,達成“建立互信”的機制,然後才進一步處理共同體的建立問題,與外交關係的新安排。

  對於這樣的處理順序,我以為是絕對必要的,否則政治分歧這一關過不了,其他可欲求性與可操作性就也不必談了。但在這基礎上,我以為也並不如許多論者所說的,大陸將不可能接受任何歐盟的經驗,因為歐盟這一經驗的創意原本就在依照互相尊重與合作的精神,讓相關各造可以避開主權之類政治問題的干擾,來進行各造在各種公共事務的領域上的合作。就這層次而言,歐盟經驗對大陸言,我相信絕不會是洪水猛獸。因此,底下我想以“文化共同體”來做一個例子,以簡單說明我所認為的芻議構想的可欲求性與可操作性。

  六、以“文化共同體”為例來說明《芻議》構想的可操作性

  我之所以選擇文化共同體這一個課題,一方面是因為我自己的所學在此,另一方面則也是因為我深深覺得它在兩岸問題上的迫切性。

  文化議題在高敏感性政治議題之前,常常是被忽略的一塊領域,可是對兩岸問題敏感的人,顯然都會注意到在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期間,所曾徹底執行的去中國化的文化政策。這個政策在這十幾年間,固然在台灣內部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但平心而論,其政策若從其背後的政治目的言,是成功的。

  我們只要看這幾年來相關的民調,台灣民眾認同自己是台灣人而非中國人的比例,逐年升高,而且早已突破半數,就可以知道了。而且藉著所謂的教育改革,也進行了一個相當徹底的意識形態工程。它特別透過文史課程的改造,相當程度的達成了新的國族認同,這實在是一個很難否認的嚴峻的形勢。這一形勢即使在馬政府上台後,由於台灣的特殊族群人口結構及選票的影響力,迫使馬英九也必須格外審慎應對,很難做大刀闊斧的扭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