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辦:中國評論月刊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
協 辦: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顧 問:徐 鷹(中國評論月刊社務委員會主席)
主持人:張五岳(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
策 劃:郭偉峰(中國評論月刊社長)
周建閩(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
評論員:賴士葆(國民黨籍立法委員)
洪奇昌(民進黨籍立法委員)
高孔廉(前陸委會特任副主委)
童振源(陸委會副主委)
劉一德(台灣團結聯盟副秘書長)
盛治仁(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黃 城(台灣師范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
執行人:羅祥喜(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王 平(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張仕賢(中華港澳之友協會副秘書長)
時 間:二OO七年第一期(總第一O九次)
地 點: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蔣碩傑國際會議廳」
張五岳:開場白
中華港澳之友協會秘書長張五岳
|
很高興在選後的第一天《中華港澳之友協會》與《中國評論》能共同舉辦北高市長選舉後的台灣政局與兩岸關係走勢研討會,我們也邀請到台灣師大政治研究所作為協辦單位。大家知道,《中國評論》是迄今為止唯一可以在兩岸四地及海外同時公開發行的中文時政雜誌。今次座談會的全文,將刊登在二OO七年一月號的《中國評論》月刊。
大家都知道影響兩岸關係的發展主要有三個層面:其一為外在國際格局政經體系的變遷;其二為雙方內在政、經、社會轉型的制約;其三為兩岸的實力對比與互動的磨合。此次台灣的選舉對於未來台灣政局的發展及兩岸的互動應有其值得觀察的意義,因此我們今天邀請到的,都是台灣非常重量級的學者專家、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討論的主題有三個:第一,對這次選舉結果的解讀及看法;第二,選舉結果對未來台灣政局發展的影響;第三,選後的兩岸關係走勢。我們希望透過不同角度的觀察,共同為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發展提供更多視野與思維。
賴士葆:選舉結果出乎意料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賴士葆
|
這次選舉的結果,實在令人大吃一驚,因為原本大家預測北高兩市都是藍軍勝選。
在台北市,原本大家就認為國民黨會贏,而變數是宋楚瑜會拿多少票,結果跟我們的預估很接近。我參與了郝龍斌競選總部的一些事情,所以在選前幾天看到了比較精準的分析。我們預估,郝龍斌的得票率,最高百分之五十七,最低百分之五十三;謝長廷的得票率介乎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二之間;宋楚瑜在百分之五上下。開票結果,郝龍斌百分之五十三點八,謝長廷百分之四十點八九,宋楚瑜百分之四點一四,這跟內部的預估相當接近,沒有什麼意外。
高雄方面,因為我們隔得比較遠,但根據一些民調及他們自身的調查,黃俊英也會贏,票開結果差一千多票,是有史以來差距最少的一次。有很多原因可能影響這一千多票,如走路工疑雲等,但我比較傾向認為,是林義雄最後出來的效果所致,林義雄給外界的強烈訊息是:他挺陳菊,而不是挺陳水扁。
從市議員的選舉情況來看,台北市議會,泛藍軍由原來的三十三席變成三十席,泛綠軍由原來的十七席變成二十席。
因此,就整體而言,泛藍軍有點小輸。有媒體說馬英九大敗,我不這麼看,因為上一次黃俊英輸謝長廷二萬多票,這一次只輸一千多票。當然可以說上一次的環境跟這次不同,現在的環境是陳水扁弊案纏身等。可是問題就在於,這次的選舉,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沒有議題,都是兩黨的對決,整個焦點都放在馬英九跟陳水扁身上,候選人幾乎都不見了。這在台灣的選舉裡面,在地方的選舉上,最後幾乎都被操作成兩大黨的對決,或兩大板塊的對決,就是怎樣動員基本盤出來。即使大家都公認陳菊很會選舉,但這次選舉也沒看到她有太多的角色扮演。
短期間內台灣政局不會大幅度變化
選舉結果對台灣政局的影響,從現在來看,游錫堃民進黨主席的位子可以留下來了,蘇貞昌短期間也會留下來。前一陣子,蘇貞昌跟陳水扁的關係是非常緊張的,我在選前一直認為,不管選後的結果怎樣,蘇貞昌都非常有可能會下來,畢竟蘇貞昌在意的不只是行政院長,他在意的是二OO八被提名。他為了要贏得中間選民的支持,我一直以為蘇會下來。但這次因為過關了,而且與其講是民進黨的大勝,不如講是新潮流的大勝,因為陳菊本身就是新潮流的。
我們可以看到,盡管民進黨不同派系平時鬥得要死,但在選舉的時候都可以團結一致。我們可以看到新潮流的用意之深。所以,這次陳菊能夠贏,最大的贏家是新潮流,而新潮流力挺的是蘇貞昌,所以也是蘇貞昌的大贏。
但是政治好看就在這個地方,問題是蘇貞昌跟陳水扁是極度有矛盾。即便蘇貞昌選後在公開場合講,民進黨這次勝選是陳水扁的功勞,可是這樣的話能不能化解彼此間的嫌隙,有待觀察。
所以,台灣政局在短期內不太可能有大幅度的變化。但是隨著二OO八的臨近,也有人解讀說,二OO八的熱身已經就此開始,綠軍的四大天王要怎麼去爭出頭,值得觀察。特別是謝長廷這次選得不差,他的支持者要他選總統。對謝長廷來說,這次選戰完全是謝家軍自己在操作,民進黨其他派系要操作幾乎沒有空間。謝家軍的操作方式,讓謝長廷加分不少。因此,選後的民調顯示,支持謝長廷出來選總統的比率比過去明顯提升了,這會直接威脅到蘇貞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