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油價:還能再降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3 16:52:32  


  
  ●競爭幻象

  中化道達爾今年2月的“限時降價”舉動,被人們認為是這次降價的導火索。

  這次活動被該公司解釋為一次淡季的促銷活動。該公司副總徐輝林說:“我們希望通過這種直接讓利給消費者的形式,來吸引顧客體驗我們的設施和服務。”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家合資公司的中方合作夥伴是中化集團。據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稱,中化集團最早是外經貿部下屬的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中石油、中石化後來才可以搞貿易”。而中化集團也擁有成品油批發權、零售權。

  有了這樣一個合作夥伴,中化道達爾自然不用看兩大石油巨頭的臉色,也就敢於競爭。但其他外資和民資油企就沒這麼幸運了。“一般外資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為了繞開政策壁壘,都會選擇和中石油、中石化進行合資。”中國石油業國際產業投資聯盟秘書長崔新生介紹說。在2002年左右,埃克森美孚、殼牌和BP等都先後與中石化成立了成品油合資公司。

  為了搶佔零售終端,外資公司也是依託與中石油、中石化的合作而展開對加油站的收購。如BP在廣東、浙江和中石油、中石化都有合作,他們計劃在2007年底收購建成和經營1000家加油站。

  殼牌中國有限公司公關經理粟陸莎告訴記者,他們已與中石化在江蘇成立加油站合資企業,預計將建成500家加油站,截至2005年年底,已經有200家投入運營。除江蘇之外,他們還有70家加油站已投入運營。

  在成品油批發權沒有放開之前,這些合資加油站都是從中石油、中石化採購成品油。但據記者瞭解,在今年1月原油、成品油批發權放開之後,他們依然向當地的石油供應商採購。

  去年12月底,為了履行入世承諾,中國政府發佈了《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和《原油市場管理辦法》,規定自2007年1月1日起開始對外開放國內原油、成品油批發經營權。

  這項政策意味著原本被中石油、中石化所控制的原油、成品油批發市場將向外資、民企打開大門。但由於兩大石油巨頭仍然掌握著石油開發權和進口權,他們實際上還是控制著成品油的定價權。

  在油源被控制的前提下,外資油企現在會放棄共享壟斷利潤的機會,而和自己的合作夥伴展開競爭嗎?當然不會。

  但如果放開油源能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利益時,他們也不會放棄努力。“在批發領域是否允許自主批發,我們還在研究相關文件。”粟陸莎對記者說。

  另一位外資石油公司的人士也疑惑地說,為何成品油批發權放開了,他們還要採購中石油、中石化的成品油?

  既然並沒有現實的競爭壓力,那為什麼中石油、中石化會有降價的舉動呢?“中石油的幾分錢降價毫不影響其利潤,而且降價還得以改善其形象。”國家信息中心石油問題專家牛犁說。

  兩大石油巨頭的形象確實不佳。他們一直被人們所詬病的是,既擁有高額利潤,又始終在國內維持著高油價。去年3月26日,中國政府就出臺了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方案,要求建立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給予補貼的機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