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油價:還能再降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3 16:52:32  


  
  ●被控制的油源

  “中國沒有石油市場!”河北省工商聯石油業商會會長齊放說,“市場有交易行為,就應該有交易場所,但是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又能去哪里買油呢?”

  目前,投身石油行業的民營企業只能加工燃料油或者中石油、中石化過剩的原油。而對那些處於一線的批零企業來說,依然要通過各種關係、批條子來購買兩大集團的高價油。

  “國家的想法是投資主體多元化,但是目前兩大集團的實力太強———控制零售50%以上、批發環節的絕大部分,更為關鍵的是他們控制了絕大部分油源。”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說。

  正因為油源掌控在中石油、中石化手中,當中石油在北京降價的時候,中石化供應上海地區的90號汽油市場報價從每噸5600元猛漲至5975元。而上海40多家社會辦加油站只有接受此現實。

  中石油、中石化是如何控制油源的呢?

  1998年,中國石油市場重組的時候,中石油主要承擔原油的勘探與生產,中石化承擔煉油、成品油批零業務,進口原油則由兩大集團煉廠煉製,地方煉油廠生產的成品油都交給了兩大集團銷售,進而批發業務也集中到了兩大集團手中。

  今年1月,國家已經放開了原油、成品油的批發權,但這只是“文件的表述”,從中石油、中石化的流通渠道上來看,現在已經卡死了這些民營企業的油源。

  據齊放介紹,中石油、中石化有煉油板塊和銷售板塊,兩大集團產出的國內原油以及從國外採購的原油,都由其統購、排產,然後交給煉油廠加工煉製。作為銷售板塊,兩大集團是按照銷售計劃將計劃額分配到各大省公司,省公司再配送到市、縣公司,最後才配送到網點。

  假如這些民營公司獲得了商務部頒發的石油進口許可證,有了進口配額,也還必須要拿到排產計劃才能進口這些原油。這些排產計劃都是由中石油、中石化控制,如此相當於兩大集團在很短時間內就正大光明地收購了這些有資質、牌照的民營企業的配額。

  目前,市場上國有貿易石油進口占到80%,這些都是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巨頭掌握,20%的非國有貿易石油進口本來可以放開,但是依然在進口時要求拿到排產計劃,結果還是要走到兩大集團的銷售渠道。

  更壞的情況是,兩大集團收購以後,交給自己的煉油廠煉製,隨後將煉製的成品油再高價賣給這些民營企業。

  一位1997年拿到進口牌照的民營石油老闆說,當時他們都是掛靠在中石化下面,雙方簽訂了一個假協議,表面上,他們這些企業全部轉為國有。2004年放開國內成品油零售市場以及今年放開原油、成品油批發市場之後,他們才正式“從地下轉地上”。

  在此期間,他們從中國周邊國家進口已經放開控制的燃料油,然後將其作為半成品油到國內進行二次煉製。中石化的一位人士也證實說,現在這些民營企業一般都是繞開壁壘尋找油源。

  即便如此,這些民營企業的發展速度還是非常驚人。截至2006年11月底,國內民營石油流通企業有59640家,其中批發企業3340家,占國內成品油批發企業總數的33.4%;加油站56300家,占國內加油站總數的56.3%。

  但在油源不放開的情況下,這些民企不得不向兩大石油巨頭奉獻壟斷利潤。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