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基因編輯技術發展歷程
http://www.CRNTT.com   2024-03-23 15:09:56


  中評社北京3月23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鋅指核酸酶技術(ZFNs)

  •上世紀90年代,第一代基因編輯技術ZFNs出現,由鋅指蛋白實現對DNA的識別,由核酸酶進行精準切割。該技術應用於果蠅、斑馬魚、大鼠、小鼠等動物的遺傳研究,並於2005年首次實現了對人類細胞基因的定點修飾。然而,篩選鋅指蛋白耗時費力,成本極高,因此該技術並未得到大規模的應用。

  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子

  核酸酶技術(TALENs)

  •2009年起,第二代基因編輯技術TALENs受到廣泛關注。該技術與ZFNs類似,應用於多個物種的遺傳研究及體外培養哺乳動物細胞。構建轉錄激活因子樣效應子比構建鋅指蛋白更容易,但前者尺寸更大,且有更多的重復序列,操作難度依然較大。

  CRISPR技術

  •2012年,法國科學家沙爾龐捷和美國科學家道德納宣布,她們開發出CRISPR技術,以RNA為嚮導,將Cas酶帶到目標位置,然後用這種酶切割DNA。這是生物醫學史上第一種可高效、精確、程序化修改細胞基因(包括人類基因組)的工具,具有成本低、易上手等優勢。這一技術迅速得到廣泛應用,兩位科學家2020年摘得諾貝爾化學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