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肖永國 北京海澱華澳中心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中國參與拯救全球金融危機的政策選擇
面對世界金融危機,全世界都在期待作為外匯儲備大國的中國和日本以及擁有豐富的“石油美元”的中東能够發揮作用。有分析指出,只有這些國家向國際金融市場投放美元,才能解決資金困難,并且能够穩定和化解金融危機。中國經濟做為全球化的一部分,不可能對本次世界金融危機置身事外是必然的。可是,為維護中國利益的最大化,中國政府面臨著該如何正確處理世界金融危機的問題。如果中國貿然制定錯誤的金融政策,不僅對世界金融危機無益,同時會危害中國自身的經濟穩定和發展。
中國政府在考慮如何應對本次金融危機時,我們建議中國政府不妨從中華民族的歷史中,努力獲得一些有益的維護國家利益最大化的啓示。所以,我們推薦中國金融政策的決策機構或領導人,認真閱讀《戰國策》的“南梁之難”。
“南梁之難”出自《戰國策》卷八《齊一》,講述的是如何最大化更好的維護國家利益的故事,相信對中國參與和制定中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政策會有幫助。
魏國進攻韓國的南梁,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集大臣共同商議,并詢問:“早救韓國與晚救韓國,到底哪種做法對齊國最有利呢?”
張丐回答說:“如果晚救韓國,韓國必將轉而投靠魏國,不如早救韓國。”
田臣思說:“不行,韓、魏之兵還未疲憊,我們出兵救韓,這等於我們代替韓軍去遭受魏軍的攻擊,反會使我們受韓國的控制。況且魏國存心要滅掉韓國,韓國眼看自己將要被滅,一定會求訴於齊國。我們不如先秘密地和韓國使臣結為友好,慢慢地等待韓國和魏軍都疲憊後,這樣,齊國就可以舉足輕重,利可以得,名可以尊了。”
齊威王說:“好。”
於是,齊國就秘密和韓國使臣結為友好,讓韓國使臣返國後告訴韓國,齊國一定會全力救助韓國。
韓國自恃有齊國援助,和魏國連續打了五場戰爭,但是都以失敗而告終。韓國不得已又求諸於齊國。齊國看到韓國和魏國都已經疲憊後,隨即采取“圍魏救韓”的策略直接出兵進攻魏國,并取得了大敗魏軍於馬陵的勝利。這時魏國損兵折將,而韓國因為與魏國多次激戰,也被削弱,因此,韓、魏兩國的君主都通過齊國的相國田嬰來朝拜齊威王。
可見,政府維護國家根本利益不是單純的如何表達自己的意志和決心,而是制定切實維護國家利益最大化的政策并予以實施的國家行為。中國政府可不能聽到西方國家幾句“熱乎話”就“肆意”使用國家金融資源,最後反而造成“出力不討好”的結局。“愚蠢”與“智慧”的本質區別不在於是否積極努力的過程,而是努力獲得的“現實成果”,即是否真正實現了國家根本利益的最大化。要證明中國是否是民主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是否維護和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做為一切國家決策或行為的出發點、立足點和最終歸宿。從這個意義上講,“行為和結果”的意義要比“宣傳和口號”的價值大得多。
一、世界金融危機的緣起;
世界金融危機本質上是基於“美元”做為世界結算貨幣,在美國惡性的經濟結構下,不斷走跌引發美元貶值。為減少美元貶值帶來的美圓儲備和出口等方面的經濟損失,世界各國開始采取讓自身國家貨幣隨之貶值和加快國家或個人儲備美圓的國際流通的措施。
隨著美圓國際流動的不斷泛濫,國際金融市場就出現美圓過剩。如果美國政府能够及時執行“銀根緊縮”政策或進一步減少國家重大開支(如軍事支出),對遏制全球金融危機是很有幫助的。但是,美國八年來,特別是近三年來,不僅不收緊“銀根”和減少國家重大開支,反而進一步以各種理由或借口持續發行美圓和擴大美國政府的各種重大開支,最終導致了世界金融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