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畢殿龍 中國 資深評論員
中國領導人出國或者是其他主要國家領導人訪問中國,中國都會送去或是送上,動輒10億、數十億美元的大大訂單。特別是為了影響特定方面的政治和經濟不友好現象時,這種訂單送出或取消的方向和幅度都很明顯。被國內學者視為訂單外交。總結這種現象是一回事,故意渲染,甚至認為應該著力將之推行為中國外交主軸、視為外交工作的王牌,是另一回事。外交運用的是綜合實力,和長期穩定、誠信的立場態度,細膩的手段和縱橫捭闔的智慧。所謂的訂單只能作為一種有之更好的輔助手段。中國不可刻意誇大或者張揚這種手段,並應極力避免給外部留下訂單外交的印象。
訂單外交容易造成要挾別人或被別人要挾的軟肋。巨額訂單含有巨大的商業利潤,這的確是國力顯示的一部分。但過分仰仗這一手段,而忽視了其他綜合手段和利益的平衡。會讓外交工作的主客體發生簡單性地依賴,故此形成要挾或被要挾的印象:你必須帶有、或帶走巨額訂單才能夠顯示彼此親密的程度和作為訪問的外交成果。這種印象如果超越領袖伴手禮的常態,被反覆強化這種印象時,各個國家就會彼此之間比較自己獲得訂單的數量。有的國家為了拿到更多訂單甚至會以退為進,讓兩國關係暫時變冷;有的認為在訂單上被忽視,也會表示不滿。
訂單,不是國家用之不竭的資源,而是組合國內的一些需要,打包消費的行為。每集中一次這樣的消費,除了有意讓國內提出這些需要的企業排隊外,甚或還需要放棄所需商品,在價格和質量正常貿易需要有的更大範圍選擇的權利。可見巨額訂單的形成,自我還是受有一定的限制的,也是不符合商業貿易的自有規則。訂單外界除非是趁勢而為,除非有突發狀況,不得不用大額訂單來平衡一定範圍內的國家利益。否則,應該盡量淡化這種印象,讓商業的歸商業,外交的歸外交。這並不妨礙,國家間外交發生異動時,商業訂單也會自然發生自然的調整,從而反過來影響外交。而這種調整是符合自然和國際外交現實的。貿易有貿易的規則,貿易任何時候都不應該稱為外交的唯一獲主要手段,外交部畢竟不是貿易部。即便一定要通過訂單達成特定的外交目的,也應該多考慮減少不友好外交主體的貿易訂單的方式,讓訂單期待心理和由此帶來的副作用降至最低。
訂單在外交中的運用,是外交部門和國家相應機關綜合評價之後才會運用的手段,是國力的自然展示,但個別領域也是平衡國際利益不得不採取的一種權宜之計。甚至是表現的是我們外交工作中的一種無奈。但作為學者和評論工作者,不可刻意渲染訂單在外交中的作用,甚或將之可以炫耀和提倡的外交主軸。這種做法會亂了國家外交的節奏,會讓國家淡化這種訂單印象更加艱難。也會在國內營造忽視外交綜合實力和手段運用的“暴發戶外交”的心態。
總之,巨額訂單,作為國家實力的一部分,的確可以在外交工作中收到顯效。整理出一定數量的訂單作為外交工作中的均衡對我友善與否的籌碼,甚至是中外領導人出訪和來訪時的伴手禮,不無不可。利用巨額訂單,達成艱巨的外交任務,有些時候,也不無幫助。但是這始終應該看做外交的輔助手段之一。外交必須綜合運用包括軍事在內的各種手段,才不會畸形發展。訂單外交會讓有些國家的胃口越來越大。台灣所謂的金錢外交就是前車之鑒--商業必須獲取商業方面的利益,才能夠良性發展,若行有餘力,或者順手牽羊,也無不可,否則終有一天,會不堪重負。訂單作為外交手段,就像特效補藥,有短期奏功的效能,但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中國即便今後的外交工作中,特殊情況下不得不是用這類訂單,不但不可刻意營造訂單外交印象,還應該淡化訂單對外交的負面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