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過剩,還有產業資本過剩。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中國已經出現了生產過剩的問題,當時的做法是推出農業產業化,為已經處於過剩階段的工業資本找到進入農業拉長產業鏈的機會。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成規模的食品不安全事件開始頻頻發生。近年黃浦江漂豬,它的上游浙江某地,據稱年產700萬頭豬,按最低死亡率3%計算,一年也要有21萬頭豬死掉,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死豬焚燒問題哪能解決?
可以說,近些年,這類由於“資本”急於“贏利”、造成失衡、危機的故事比比皆是。國內外的種種實例都說明:以盈利特別是以利潤最大化乃至謀暴利為目的的“資本”,極易致“弊”,而導致失衡、損傷眾利,並使經濟發展失序乃至社會混亂。
如果注意一下,人們還能看到一個華為不親“資本”的故事:華為能夠存活20多年,沒有墮入“流星”的行列,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遠離資本力量的誘惑與控制。資本市場能夠快速催肥一個企業和一批創業家,但也能夠輕而易舉地摧毀它和他們的“虛幻的成功”。任正非說,豬養得太肥了,連哼哼聲都沒了。科技企業是靠人才推動的,公司過早上市,就會有一批人變成百萬富翁,千萬富翁,他們的工作激情就會衰退,這對華為不是好事,對員工本人也不見得是好事,華為會因此而增長緩慢,乃至於隊伍渙散。華為的不親“資本”,或許應該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思考和啟示。說明,離開資本,未必不能辦企業、發展經濟;股市資本,不但有“圈錢”的虛妄、盈利的誘惑和控制,還有對擁有者的捧殺、渙散作用。
總之,“資本”確是雙刃劍。資本有趨利而激勵的積極作用,誠如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所說——資本,不到一百年“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資本,也有逐利的消極作用,也如馬克思曾經說過,“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挺而走險;如果有200%的利潤;資本家們會藐視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潤;那麼資本家們便會踐踏世間的一切。”
而且,“資本”在社會發展程度越高時,其弊端似乎越明顯。這可能是因為,社會發展程度低,與現代發展可達水平差距較大,所缺之處較多,資本盈利和其發揮促進作用的空間會比較大、相當大。(當然,能承擔風險的資本,在有風險也有高回報的創新型經濟發展上,也是頗有作用的。)而一旦社會已經相當發達,發展進入“高原”,其所缺之處會相對小得多。這時,資本可投入、可盈利、可盈較大利的地方、項目,就會縮水乃至大大縮水。怎麼辦?以盈利為唯一目的的資本,就會到處找較大利潤的出路。這對發達國家的資本投向欠發達國家地區,或許有利;但如果由於種種原因,一旦資本利小、無利可圖、“走投無路”,只圖利潤最大化的資本,會導致怪招迭出,無所不用其極。
放眼全球,可以說今天許多國家遇到的問題,都有資本追逐利潤的利益激勵的副作用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