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磬 (江蘇南京 教育工作者)
一、學生占“立院”與“難過”的服貿協議
看最近台灣政壇,有人說、有人問,是否發生了“某某花革命”?看來,好像目前還沒有到那樣的程度。不過,似乎越來越有“戲劇情節”、跌宕起伏,只要讀一些媒體報道的台灣近日因為兩岸服貿協議“難過”所起風波的新聞標題就够了——
蘇貞昌:民進黨周五發動“全民包圍立法院”
謝長廷:支持黨中央發起反服貿全面抗爭
抗議學生衝進“立院” 綠三顆太陽齊聲援
群衆占領“立院” 蘇謝游連袂前往聲援
拆中山銅像的蔡丁貴 翻牆闖“立院”高喊獨立
反服貿訴求變調 親綠社團高喊台獨
可能只從這些標題,就可見服貿協議的“難過”,可看出其“難過”的重要乃至主要原因了。
服貿協議已被拖延經年累月,反對方民進黨看到,僅靠立院黨團占領主席台、上演“全武行”也頂不住了,議場的“少數”不能成為“關鍵”了。於是使出其“絕招”,上演拿手好戲——開展“街頭”運動,乃至“運動”學生,讓“立法院”大門前變成抗議民衆的言論廣場,上演“全民開講”。以致學生夜襲議場,衝進“立法院”——掌管立法的機關重地,其匾額被“扒倒在地、遭吐口水、踏踩於腳”。好像有“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腳”的氣氛,如果不是“斯文掃地”,也是“院‘額’掃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