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爆發了10年內最大的“白人至上”主義遊行 |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網評:美國種族騷亂非社會撕裂那麼簡單
來源:中國網 作者:曉岸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把美國奪回來”、“你們不會取代我們”,這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為表達對白人主體地位漸喪的不滿,在8月11日開始的“團結右翼”集會抗議活動中喊出的口號。這場抗議發生在弗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市,起因是該市市議會響應當地部分族裔居民要求,決議拆除美國內戰時期南方將領羅伯特•李的雕像。包括新納粹組織、光頭黨和3K黨一些分支在內的多個右翼極端組織開展聯合行動,現場的納粹旗幟、舉手禮和口號觸目驚心。
這是過去十年在美國發生的最惡劣的白人至上主義運動。集會迅速演變成白人極端分子與左翼抗議者之間的激烈衝突。12日,白人至上主義者詹姆斯•菲爾茨駕駛汽車高速撞向抗議人群,當場造成1死19傷。截至14日,整個騷亂事件共造成近3死30多人傷,舉世震驚,在全美更引發對新納粹可能作為政治力量重新崛起的討論。弗州在夏洛茨維爾市實施緊急狀態,並將“團結右翼”集會定性為非法。
在歐洲殖民美洲和美國立國、崛起的整個過程中,白人至上主義的幽靈始終飄蕩在北美上空,是美國意識形態結構的重要因子。19世紀末、20世紀初,把白人視為優等民族的種族主義政策在美國大行其道。但也正是從那時起,美國廢除奴隸制,亞洲和歐洲的移民大量湧入,美國成為“豐富的多國家合體”和多民族的“熔爐”,致力於所有公民平等權利的民權運動開始成為美國的國家使命。伴隨主流意識形態的保守化趨勢,20世紀六七十年代興起的極右組織“民兵”、“美國納粹黨”、“亞利安眾國”以及復興的三K黨,引導白人對民權和女性主義運動進行反擊。直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白人至上主義才開始被美國主流意識形態摒棄。
特朗普在2016年當選為總統表明,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仍有深厚的社會土壤。近些年白人中下階層在社會財富分配中的失意、製造業衰退對白人民眾收入和就業機會的衝擊、外來移民大量湧入給美國人口結構和社會保障機製造成的壓力,是特朗普在以其“美國優先”理念和排外、保護主義的主張勝選的重要背景。特朗普就職後,把持極右翼理念的人安插在白宮關鍵崗位上,接連出台與美國主流社會價值相悖的政策,對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的重新抬頭難辭其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