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亞中教授 |
中評社╱題:兩岸關係的核心問題與“一中三憲、兩岸統合”理論--台灣大學張亞中教授訪談錄 作者:曾鈺峰(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研究生、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生
2013年6月到7月,作者在清華大學法學院王振民教授、台灣大學政治系張亞中教授與政治大學法學院王文傑教授的支持和指導下,在台灣大學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及政治大學法學院做短期訪問研修。在此期間,作者對部分台灣法政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進行了訪談,試圖從一些不同的領域和側面對台灣社會的法制發展、法學研究以及兩岸關係論述等問題進行瞭解。本文即是作者在台期間訪談之一,敬希讀者垂注。
兩岸問題的核心是什麼
問:您最近出的一本書《剝復之間——兩岸核心問題探索》,裡面談到兩岸問題的核心是“認同”,請您談談。
答:這是我最近寫的一本書,裡面我的一個主要的看法就是,儘管2008年馬英九執政以來,兩岸關係大幅展開,人員與經貿交流頻繁,為兩岸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但是兩岸認同並非因兩岸關係改善而有拉近,反而是愈來愈遠,台灣社會正在形成一種分離的結構。這種分離的結構體現出來兩岸問題的核心是“認同”的問題。也就說,你認為自己是不是中國人。顯然,目前很多台灣人在這個問題上傾向於“分離主義”的立場。
問:為什麼會形成這樣一種分離的結構呢?
答:政治學研究權力有一個重要的分類,即認為權力可以分為聯繫性權力和結構性權力。目前,兩岸關係一直在聯繫性力量的部分努力,對於結構性力量相當忽視。這中間,其實有一種錯覺,認為經貿往來和人員交流這種聯繫性的力量會形成“統”或者“合”的結構。但是,實際上情況恰恰相反,結構的形成需要結構性權力的參與。
台灣社會內部,近年來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已經逐漸形成一股“分”的結構。這個結構由幾個因素所造成,包括國、民兩黨的基本論述、美國及日本的力量介入,以及史觀與認同。目前在論述方面,國民黨的“分治”與民進黨的“分離”論述逐漸靠攏。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台獨”理論與“獨台”理論的合流。
民進黨極有可能在2016年以前將兩岸定位從“台灣前途決議文”調整到“中華民國前途決議文”,將“台獨說”轉化為以中華民國已經獨立國家,未來前途應自決的“自決說”,雖然其論述表面有所改變,但本質上仍然是“分離主義”。
國民黨雖然仍然不會公開放棄“統一”的立場,這是因為要對“憲法”有交待。但是,目前的情況是,馬政府不願意對過去進行撥亂反正,也不願在兩岸政治關係的未來做出努力,尤其是馬英九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主張,實際上沒有阻止反而有利於“分的結構”的形成,反而助長了“分的結構”。馬政府的“只經不政”政策,使得目前“分的結構”沒有破裂的任何可能。這一點,在歷史教育上表現最為突出,馬英九政府沒有對李登輝、陳水扁時代的“去中國化”教育進行“撥亂反正”,仍然客觀上維持現有的“台灣史”與“中國史”對立的陳列方式,進行“一邊一史”的分離史觀教育。“一邊一史”的結構,使得“獨台”,或者是“偏安”的主張有了這種不正確史觀的基礎,不僅讓以後的台灣更無法跳脫“分的結構”,更增加了“合的結構”形成的困難。
問:這其中是不是有一種法律概念上的理解偏差,例如主權與治權的關係,您是怎麼看的?
答:沒錯。實際上,並非只是國民黨在“主權”和“治權”的問題上算了一筆糊塗賬。兩岸三黨對主權與治權的不同認識,都在使得兩岸僅能在聯繫性的關係上逐步前進,而無法進入建立結構關係的深水區。
國民黨關於“主權”和“治權”的理解是從李登輝時代開始發生偏差的。1991年通過的《國統綱領》(全稱為《國家統一綱領》),強調“促進國家的統一,應是中國人共同的責任”,但是這只是一個政策性的文件,並沒有形成像大陸《反分裂國家法》一樣的法律。
(筆者注:國民黨在1987年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不再視大陸為“叛亂團體”,而改為強調“主權”和“治權”的分離,認為兩岸在“憲法”上應該以實現統一為目標,但是實際上已經形成治權分離的事實,即“分治說”。1992年“國統會”通過“關於一個中國的涵義”稱,1949年起,中國處於暫時分裂之狀態,由兩個政治實體,分治海峽兩岸,乃為客觀之事實,任何謀求統一之主張,不能忽視此一事實之存在。從此,國民黨對於“治權”上的理解變成了兩岸分治的主張,而“統一”僅僅是對於“憲法”的一種交待。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國統綱領”和“國統會”也相繼被廢。)
大陸也是這樣,北京提出的“一國兩制”實際上應該是統一之後的狀態,但是實現“統一”之前應該有一個適合和平發展期的“統合”論述。北京迄今為止並沒有提出一套和平發展期兩岸如何“合”的論述。聯繫性的關係當然很重要,也是結構性關係的基礎,但是聯繫性的關係有個弱點,它容易隨著情勢的變遷而停滯、中斷、後退。如果兩岸不能夠形成一個結構性的關係,它就必然受到國際力量或台灣內部變數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兩岸這種聯繫性關係的力量,如果無法抵擋台灣內部的去中國化力量,也無法超過國際介入力量時,兩岸在本質上將很容易往“異己關係”發展。這一點在台灣已經在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