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南京大屠殺:民族苦難到世界記憶的漫漫長路
http://www.CRNTT.com   2024-12-14 09:51:08


1937年12月,侵華日軍製造了南京大屠殺,30多萬手無寸鐵的中國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給劫後餘生的幸存者留下難以撫平的傷痛和苦難記憶。87年歲月流逝,截至記者發稿時,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會登記在册的在世幸存者僅剩32人。我們記錄下部分幸存者的名字和肖像,為史存證。(圖: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12月14日電/二十年來,每到12月,美籍華人魯照寧都會從美國飛回家鄉南京,捐贈這一年來他收集的抗戰文物。

  “時間在一天天過去,歷史的遺留物越來越少,風吹日曬難以保存。我要把它們打撈起來,讓更多人看到。”他說。

  他的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身邊的人。他向美國同事和朋友講述,南京大屠殺發生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在他影響下,他家門口理髮店的老板一年半後瞭解了這場發生在11800公里外的慘劇。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展開長達六周的燒殺淫掠暴行,至少30萬人遇難。二戰後,對日本首要戰犯進行國際審判的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在長達1218頁的遠東國際法庭判決書中,有兩個專章“攻擊南京”和“南京大屠殺”。南京軍事法庭的判決中也提到:“我被俘軍民慘遭殺戮者,達三十餘萬人之眾。”

  數十年過去了,當年的硝煙早已散去,血泊中的幸存者也大都離世,然而不少像魯照寧這樣的人,一直在堅持讓真相被銘記,被世界知曉。

  記住民族苦難的努力

  這些年,在西方最有影響力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作品之一或許是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被二戰遺忘的浩劫》。楊夏鳴當年作為翻譯陪張純如在南京調研二十多天,深感她的執著與細致。

  “她特意從美國趕來,我覺得挺感動的。她當時很年輕,像個大學生,不過身體不好,經常生病。”66歲的楊夏鳴回憶說,她見到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生活困苦,身上長長的傷疤伴隨他們一生,當即表示自己要學習法律為他們爭取權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