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文”嘩眾取寵?
“懷淰①呿卟複返の圊舂”,在一個90後少年的博客里,火星文大行其道,翻譯成簡體漢字是“懷念一去不複返的青春”。“火星文”在網絡火爆流行,是否與漢字規範化產生衝突?王宇信在訪談中溫和批評了“火星文”。他認為“火星文”有點嘩眾取寵,提倡青少年網民規範書寫漢字,從小打下扎實的漢字基本功。
對於“烎”等生僻字在網絡流行的現象,兩位專家表達了不同的看法。黃秀芳認為,這是“古字新用”。就“囧”字來說,現代人對這個字形象的理解是,里面的一撇一捺,就像兩條皺起來的眉毛,下面的“口”是張大的嘴,傳神地表現出一個人鬱悶、尷尬的處境。在黃秀芳看來,這一類字只要能夠被越來越多人接受,能夠流傳開去,就有其內在生命力和意義。“這個要用時間說話,如果一開始覺得新鮮,大家覺得好玩,但是不認同它,可能這個現象就消失了。”
王宇信對此則持批評態度,他認為生僻字的流行和火星文一樣,有點嘩眾取寵。
現在很多網友在微博或博客上故意使用錯別字,沒曾想也形成了網絡流行語,比如說“悲劇”這個詞,在網上被人寫成了“杯具”。王宇信建議網友們不妨在真正漢字遊戲上下工夫,提高文化底蘊,比如學用漢字作藏頭詩等等。
無獨有偶,在今年9月份召開的“兩岸漢字藝術節”上,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許嘉璐、台灣文化總會副會長林谷芳等學者也表現出對漢字發展的憂心忡忡。學者們認為,隨著鍵盤時代的來臨,中國書法在新一代書寫中的邊緣化現象日益嚴重。漢字是中華民族得以一統、延續、繁衍、發展的一個最重要的信息載體,漢字本身也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文化,因此談中華文化,就離不開漢字,談漢字就已經切入了中華文化。近年來,漢字文化面臨的衝擊不僅來源於網絡,傳統文化的衰落也連帶著漢文字文化的衰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