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一生的主要社會角色是教師,正是在課堂上手把手教學的過程中,正是在帶領學生外出寫生的路途中,李可染通過言傳身教,把自己的人生色調敷設在年輕學子的底版上,把自己的思想情懷浸漫進年輕學子的腦際裡,把自己的探索追求擴大為師生共同奮鬥的事業。李可染以寂寞之道,創立了中國美術的“苦學派”。李家山水不僅豐富了中國山水畫圖式寶庫,更讓20世紀的中國山水畫可以無愧千古,笑傲江湖。
不處江湖,而得縱逸
李可染弱冠時即以大字榜書而讓鄉親們紛紛登門求春聯。年輕時,他的個人展覽會舉行,徐悲鴻等名流或以作品交換,或付錢相購。上世紀60年代,北京榮寶齋銷售其作品,價格已然不低。80年代初,香港藝術品拍賣會上,李可染的作品便高逾數萬。這些年來,其作品在海內外,無論是畫廊經營,還是拍賣,行情都是一波未了一波又起。他與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張大千組成的第一方陣,帶動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不斷上揚,體現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基本走勢。
其實,李可染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任一階段,都只是順其自然,他不排斥市場,不討厭金錢,不拒絕收藏,但他不喜歡哄抬炒作,也不願意獨享其成,更不願意讓市場牽著自己的鼻子走。他始終是一個嚴肅的藝術家、一個辛勤的耕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