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9日電/2010年歲末的中國影壇充滿了喜慶狂歡的氣氛。進入12月,票房急劇增長,全年票房破百億元已成定局。過去幾年中,中國電影票房始終以每年20%至35%的速度遞增,2010年更接近50%,其速度為全球所罕見。前幾年,票房過億就被稱作大片,2010年,票房超過3億元,才能叫大片,可見其速度增長之猛。
在票房高速增長的同時,關於中國電影是否過度商業化的爭論也一浪高過一浪。有人質問:票房百億,我們看到了什麼?除了賀歲檔影片扎堆兒,鋪天蓋地的炒作噱頭,大明星陣容,植入廣告滿天飛,粗糙、低俗和搞笑的劇情……到底有多少影片是值得一看或給人帶來回味的呢?所以,不滿於這種現狀的人認為,目前中國電影是過度商業化了;但也有人不同意這種判斷,他們認為,中國電影的問題恰恰在於商業化還遠遠不夠,或者是一種畸形的商業化。在這種眾說紛紜,甚至截然對立的形勢下,梳理中國電影商業化存在的一些症像,有助於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使電影商業化走上正途。
症像1
過度惡性炒作VS營銷還不夠
眼下的電影市場,觀眾不難發現,一部電影尚未上映,前期宣傳已狂轟濫炸,除去奢華的首映儀式、導演明星集束訪談之外,更不乏惡性營銷、炒作的手段。《趙氏孤兒》上映前夕,網上突然爆出主演“王學圻、範冰冰同居兩年”的緋聞,當事人均稱這是造謠,必將訴諸法律。而在網友眼裡,這不過是電影炒作的一個伎倆。隨後,網上又爆出“《趙氏孤兒》偷《大笑江湖》票房”的視頻,再次引起熱議,片方均信誓旦旦地表示要查清事實真相。不少網友嘲笑,這是兩部影片串通了相互炒作。
這兩個事件至今都沒有下文,真相也不再有人追究。緋聞、誣告、訴諸法律雲雲,似乎變成了一場場兒戲,但片方卻因此獲得了眼球效應,也證明了網友的判斷非常準確。這還不算,一部電影放映之前,各大網絡論壇、貼吧、微博中便有很多人大肆讚美這些作品,這些評論引誘觀眾走進影院,但看過之後卻發現電影根本沒有網上點評得那麼好。這種惡性營銷手段,也被觀眾認為是電影過度商業化操作的典型。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趙寧宇在賀歲檔研究中指出,為擴大宣傳效應,片方經常有意識地洩漏或幹脆編造一些駭人聽聞的消息,如緋聞、爭鬥、事故、粗口、走光等。不幸的是,這些低俗的招數大多效果良好,為賀歲片票房的飈升貢獻了奇特的力量。“賀歲片在宣傳營銷方面的進步,遠遠快於電影本身的進步。這使得賀歲片在營銷方面,產生了過度宣傳、過度包裝的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