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傳統出版進入“半衰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5 08:27:33  


 
  在栽跟頭之後,一些出版社和作家為了保證不再出現錢沒賺到,連版權也沒有了的情況,目前在簽訂數字出版合同時,預付版稅都是條款中一條必須列入的項目,一般知名作家的預付都在10萬元以上,這樣的話,就算數字出版方隱瞞了實際下載量,自己也不會顆粒無收。

  也有出版、發行單位自己嘗試數字出版,在廣告類圖書方面比較有名的龍之媒負責人徐智明在三年前投入了幾十萬元在數字出版方面,但這幾十萬元很快就化成水了,沒有盈利,“電子書好像沒有我們這些草根的機會,那是大資本和大巨頭的遊戲。”他現在做的還是實體書。

  亂象篇

  各自為政群雄割據

  一個奇怪的現象是,雖然作者或出版單位在數字出版這塊尷尬不已,但更多行業外的巨頭卻對數字出版這塊蛋糕覬覦已久,以遊戲起家的盛大推出了自己的電子書閱讀器;淘寶網也在瞄准數字出版,他們推出淘花來吸引數字內容商家入駐;主要賣家電的京東也進入圖書,他們這塊的負責人石濤明確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數字出版是他們未來明確的目標。亞馬遜中國和蘋果中國的內容合作負責人都是新近到位的,其電子書銷售業務的規模化啟動,應該也是為期不遠。

  而通訊巨頭在這一方面更是後發先至,據中國移動手機閱讀基地內容總編傅晨舟介紹,他們的手機閱讀基地項目,以免流量費的方式補貼閱讀用戶,在確保100%正版的前提下,已經和近百家內容提供商簽約合作,圖書入庫超過15萬册。雖然正式商用只有一年的時間,他們的月收入已經超過8000萬元。

  但毫無疑問,中國電子書市場問題重重,涉足這個行業的單位太多了,做終端閱讀器的也自己建內容平台,做內容的也開發閱讀終端,而做平台的又無法通過水平整合形成規模,整個市場支離破碎。

  不但如此,事關各方核心利益的分成也不盡相同,由北京圖書訂貨會組委會、百道新出版研究院主辦的2011電子書產業峰會上,成都商報記者了解到,在電子書比較成熟的美國,銷售方按三七開(出版方獲得銷售收入的70%)分成。而在中國,有的平台商和出版者之間採用四六分成,有的又是二八分成,一個成熟的規範還遠沒有形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