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舍先生 |
中評社香港4月20日電/《海南日報》報道,四月的瓊海,氣候宜人。現代著名文學家老舍先生之子,中央文史館館員舒乙先生來到萬泉河畔,開展文化調研活動。調研間隙,舒乙先生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的專訪。今年已七十六歲的舒乙,思維敏捷,精神矍鑠。“老舍先生已經離世四十五年了,很遙遠,但感覺仍像昨天一樣。”在舒乙深情的回憶中,老舍先生豐滿而鮮活的形象,呈現在記者眼前。
老舍時代:巨人輩出
老舍誕生在1899年,那是個誕生一大批歷史巨人的年代。
舒乙從中發現了一個規律,“這些人的出現絕非偶然。”他認為,中國五千年文明史發展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突然出現歷史性飛躍,在各行業中造就很多歷史巨人,其中有著一定的必然性。舒乙將中國古代文明傳統看作縱坐標,世界古代文明傳統看作橫坐標。他說,19世紀末之前的人縱坐標極發達,橫坐標極不發達,所以不會規模性地出現歷史巨人;而今天,橫坐標極發達,縱坐標極不發達,所以也不會出現大量的歷史巨人。唯有1900年代,那個時候的人站在橫縱坐標都很發達的交叉點上,既上私塾,唐詩宋詞、四書五經,無所不通,又留洋會外語,擁有世界眼光,二者兼收並蓄,互取所長,生發出強大的能量來。
老舍先生趕上讀私塾的末班車,古文根基很好。後來在北京師範學校讀了5年,成了那裡的第一屆畢業生。這個學校是清末民國初年辦的,老師都是教授級人物,還受到西方思想的強烈影響,老舍在這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舒乙看過父親的畢業成績單,總分全校第五。於是,虛歲僅19歲的老舍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學當校長。他一到任,就用新學的西方體制改造小學,由於成效卓著,兩年後他被擢升為北京北郊勸學員。當時整個北京只有5名勸學員,管理著全城數百所私塾等社會辦學校。年僅21歲的老舍便是其中一位,而且拿著140塊大洋的月薪,而當時最低一級公務員的月薪只有6塊大洋。“他出生窮苦,純粹一個草根,表現卻特別優秀,人很正直。因此在勸學員位置上時間不長,他就與地方上的守舊人物意見不合,因而憤然辭職。”
1921年老舍到南開中學當語文老師,並補習英文,準備出國留學。3年後,他受聘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教師。這是個相對寬鬆的高校,春、夏、冬三季的假期加起來長達5個多月,因而老舍有了充裕的個人時間。1925年,他開始嘗試寫白話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小坡的生日》4部長篇小說就是那個時候完成的,前3部作品連續3年刊登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小說月報》上,在國內引起轟動。所以1930年,當老舍回到國內時,已然是位著名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