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0日電/《光明日報》報道,幾乎在各個地方,都可以看到一棟棟房子、一堵堵牆上,寫著大大的“拆”字。這個“拆”字告訴人們,舊城就要換新貌了,鄉村就要城鎮化,人們要過上新生活了。但“拆”字背後不僅寄托著希望,也隱含著問題。政協委員們在關注群衆的利益訴求時,也關注到“拆”帶來的許多糾結。很多地方破壞了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文化,甚至正在悄然無聲地斬斷中華民族的千年文脈。
文化,還在那裡嗎?
有人說過這樣的話:“如果說,北京可以用50年變成紐約,但是紐約用500年也變不成北京。”第九屆、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舒乙這幾年,幾乎年年、時時都在提醒,在城市建設中要保護古城遺址,保護北京胡同、四合院等歷史上留下來的文化遺產。
對於像北京城牆、胡同、四合院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拆”還是“保”的爭論持續了多年。“如果隨便拆掉這個那個小院,北京將失去世界上最優秀的城市博物館。可是,現在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這樣的院子上劃上一個‘拆’字!有人認為文物是包袱,是現代化最大的障礙,完全是無知!就跟當年拆古城牆一樣。現在北京是在拆第二座城牆,胡同、四合院就是北京的第二座城牆!”說到古城北京特色的式微,舒乙、馮驥才這些文化大家總是痛心疾首。舒乙的看法是:“北京決不是一個普通的都市,她到處都是文物,有1000處要保護的文物,還有6000處沒有被列入保護的文物。誰也抹殺不了這6000處文物!”
像他們這樣關注國家文脈的政協委員,還有很多很多。十屆全國政協期間,涉及文化遺產保護的提案就有300餘件。十一屆全國政協以來,相關提案數量大幅度增加。去年,全國政協把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所研究員安家瑤等委員提交的《關於我國古代都城遺址保護的提案》選為重點提案,并採用重點提案調研的方式進行辦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