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老北京城為何東富西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8-26 10:24:42  


 
  第三,老崇文區商貿發達,這是事實,但老北京好幾個城門附近都有商業區,清末老地安門一帶之繁榮並不亞於前門,內務府幾個重要的采買部門都在此辦公,官商結合尤其密切,只因後來前門修了火車站,地安門才相對衰落。可見,當時崇文區和宣武區未必 “東富西貴”。

  由上分析可知,“東富西貴”應指老東城區和老西城區,這在典籍中也可得到印證,最早記錄此說的是清末學者震鈞,此後崇彝在他的名著《道鹹以來朝野雜記》中也有討論,他認為“西貴”說無據,並羅列了東城尚存的27所王府與官宅,多於西城的20所。他認為,因西城荒涼,與東城有差距,提西城是為了鋪陳“東富”。

  而老崇文區和老宣武區為“東富西貴”的記載,出自民國,皆是漢人記載,很可能沿用了清末的傳說,附會以當時北京城的狀況。當時崇文、宣武迅速發展,已成北京城市重心,傳統的東城區、西城區相形見絀,交出“東富西貴”的桂冠,也屬正常。

  那麼,崇彝認為只有“東富”沒有“西貴”是否正確呢?這可能是他忽略了什刹海的因素,那是北京城唯一不屬於皇家的水源,從明代起,沿岸便是官家宅院首選地,只是它不斷幹涸,於今已失三分之二,故許多官宅被淹沒在胡同中,今什刹海沿岸王府仍非常多,故給人們留下了一個印象:沿水而居,必為貴人。“西貴”說應是這種記憶的體現,並非附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