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這一天,黑夜最長,白天最短,與夏至完全相反。
作為農業文明的古國,我們的祖先對大自然陰陽寒熱的變化非常敏感。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全是靠天吃飯。一年四季種莊稼、繁衍生息都靠太陽照顧。到了冬天,特別是冬至,太陽的照顧到了最低點,似乎最“黑暗”。但是,按照古人“物極必反”的辯證觀,在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時刻,事物一定會發生變化。到了冬至這天,萬物將開始新一輪陽升陰減的生機。先人當然要把它作為盛大的節日紀念。
他們是紀念這一白天由每日漸短向每日漸長的偉大轉化。
按照《易經》的解釋,冬至為“雷在地中”“複卦”。卦象中上面五個陰爻,下面一個陽爻,象徵陽氣的初生,即所謂“冬至一陽生”。孔子在講解《易經》時專門講到冬至,說“至日閉關,商旅不行,後不省方”。所謂“至日閉關”,就是冬至這一天城門關口都要關閉起來,這在古代可能相當於今天的交通管制。所謂“商旅不行”,是與交通管制相應的民俗,這一天出門在外旅行的、做生意的人要靜止下來。所謂“後不省方”,是說連皇帝在這一天都不外出巡視,是皇帝都要遵循的先王古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