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釋比的誕生
在羌族地區,近代釋比的傳承主要是以師徒的形式完成的。一位合格釋比的成長過程十分漫長,短則3年,長則9年。學習的儀軌也十分嚴格,比如“蓋卦”。蓋卦或曰解卦、酬師,是徒弟學成釋比後所舉行的畢業考試。主考官是遠近聞名的數十位釋比,考試內容有抽背經段和表演“法術”。其中“法術”表演要求最為嚴格。其一為請“毒藥王”儀式。毒藥王外形為一皮包,內裝各種飛禽走獸的羽、骨。儀式開始,釋比念經,應考者背毒藥王皮包擊鼓前行,並要設法使旁人能明顯聽到包內有怪聲耳語。及至謝師蓋卦地點,呼請各寨尊神儀式完畢後開壇飲酒。此時須請毒藥王先飲,即將酒杆竪直,下端插於酒壇內,上端插於毒藥王皮包開口處,並要使旁人能看見壇中咂酒逐漸減少。其二,學徒須以一刀自右頰插於口中,然後再以一針插入左頰,針頭懸一杉木小旗,至儀式結束,應試者如能保證滴血不流,才算成功通過。
2005年8月,在四川汶川龍溪鄉阿爾寨,釋比馬永清向筆者講述他成為一位釋比的過程。
“我36歲開始師從馬成林學習下壇釋比。”他開門見山口述起一個村支書的“釋比”之路。從1974年到2002年,馬永清擔任阿爾村村支書。1990年,對於67歲的馬成林而言,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面前:該找一位稱心如意的年輕人來傳承釋比法術了。自家親戚、晚輩馬永清被他列為首選對象。馬成林覺得馬永清已擔任了16年村支書,為人正直善良,相對其他年輕人更有文化,辦事也公道穩妥。這一年的5月,馬永清贈送一只活公雞作為拜師禮後,馬成林收下了這位徒弟。
“我們上課的地點就在我家房頂。清晨,太陽剛剛升起來,師父就來了。一般是上午教,下午大家都要去種地。”由於釋比有經無文、有經無書,與其他釋比的師傳一樣,馬成林對馬永清的傳學也全仗口傳心授。馬永清習法的主要途徑是隨師作法,實地見習。“第一年,我主要是習誦經典和基本儀禮。經文由馬成林口念,我複念。到了下午或晚上,我經常在山上找一個僻靜的地點背誦當天學到的經文。儀式由他做一遍,我複做或將白天他作法時的動作學做一遍。”第二年,馬成林傳授作法時打羊皮鼓的舞蹈、作法的手舞足蹈、為人驅疫解難時誦念的經咒。經過數年的學習後,在一片神樹林前,馬永清參加了由師父主持的“蓋卦”,從大段大段地完整背咏經書到巫術作法,馬永清一一應付自如,一個合格的釋比誕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