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儒家一個問題是,整個晚清以來,全體中國都奔潰了以後怎麼撐起來。但我想,一個比較純粹理想的狀態,如果一切都(允許的話),那麼希望一個為儒家核心的,而不是以社會主義為核心的國家。這也不是我對社會主義有任何的偏見。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我認為就是平等,平等簡單來說不可能成為一個基本的美德。平等不是美德,我說我要平等,不代表我這個人身上有任何美德。社會需要一個 balance,平等不可能立起來,我認為所有的東西都要立到個人的美德人和自我的精神上如何有一個動聽的立足,而這不是平等可以撐起來的,自由也不能。自由、平等都不是個人的美德。你說 "我要自由 ",這不是美德。
美德說實話就是,比如說你書法寫得好,鋼琴彈得好,你就是比他厲害,這說明你身上有一種 virture,能顯示出你這個人人之為人,身上有種品質是極高的,讓人覺得你這個人很有意思。而平等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現在歷史文化共同體還沒有規制出來,如果徹底上人是平等的,這個世界就沒有理由呆在一起,英國保守黨的第一任首相 Benjamin Disraeli的小說《 Two Nations》,講英國到底是一個英國還是兩個英國,就是說英國當時和我們現在改革的情況非常一樣,有特別多的流派,基本上我們是重複他們所有的過程,整個英國完全分為兩個民族,而富人和窮人完全是不相幹的,而 Disraeli認為所有的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英國肯定要被撕裂,而所謂英國的民主改革不是由自由黨而是保守黨來完成的,這是英國歷史非常有意思的特點。
教育就是最高的文化生產機制
我認為自由和民主都是比較低級的要求,他們不涉及個人的品德的培養,所以它是一個保障性的東西。它們都是保障性的東西,是需要的,它保障這個人培養出一些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如果能夠從平等過渡到以儒家為核心,我覺得核心是在中國的大學,假定說以後所有的商人所有的老板所有的幹部所有的演員畢竟都是大學培養出來的,抓住大學就是抓住一切。
儒教我的確有所保留,我覺得這不是儒家的運作機制,而且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但我可以舉一個例子,香港儒教,這是康有為在 1930年代在香港留下的,他在中國辦了好幾個,那現在唯一留下來的是香港館, 但香港的儒教行政會也只是做一件事,那就是教育。香港儒教協會的會長湯恩佳前天和我一起吃飯,他說香港很奇怪,儒教和天主教等其他有一個官定的六大宗教團體,宗教團體最主要的比較就是,儒教協會一共原先主要 4家 ,現在已經萎縮變成 2家,基督教有 700多個,全部的香港人,最好的,全都是基督教徒,你就可以明白整個香港的精英出來,商人公務員都是,這個毫無疑問的。中小學念書很簡單,讀最好的中小學你才成績最好對吧,連中小學都已經是基督教的學校,所以可以想見它這些。所以教育就是最高的文化生產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