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研究發現,任伯年在上海與任熊相遇並跟隨其到任薰處相隨習畫,各版本叙述中的時間似與史實不合,這裡不論。但僅從任伯年的繪畫作品中所反映出的藝術特點來看,他的確受到任氏弟兄巨大的影響,同時他還從二者那裡繼承了許多早期“海派”畫家的優良傳統,並有所創新。這也是任伯年終能得出藍之譽的關鍵。
關於“海派”藝術的介紹,理論界的說法大致如下:中國繪畫到了清末,以北京為中心的四王畫派走向衰落。與此同時,上海的海派開始興起。19世紀中葉,上海經濟迅速發展,商業的發展使上海出現了新的繪畫市場,並吸引了江浙一帶的畫家,逐漸形成了“海派”畫家群體。“海派”善於把詩、書、畫一體的文人畫傳統與民間美術傳統相結合,又從古代金石藝術中吸取養分,描寫民間喜聞樂見的題材,將明清以來的大寫意水墨畫技巧和強烈的色彩相結合,形成了雅俗共賞的新風格。“海派”主要畫家有前期的張熊、朱熊、任熊,人稱“三熊”,任熊、任薰和任頤又合稱“海上三任”(也有與任熊之子任預合稱“四任”的),晚期則以吳昌碩為主要代表。另外,未定居上海的畫家趙之謙和虛穀也被視為海派名家。
任伯年自幼在其父的教導之下就已經開始了人像寫真的學習,並且很快便掌握人像繪畫的技法特點,從小打下的繪畫基礎讓他在後來學畫道路上的跋涉顯得輕鬆而又自如。自從得受任渭長、任阜長弟兄親授之後,任伯年的畫藝更是突飛猛進。任伯年少年時所學的寫真之法使他之後的人物畫創作具有了他人所不具備的優勢,即在充分塑造人物形象外部特征的同時,更能通過他的特殊觀察而生動鮮活地表現所描繪人物的神情特點和精神境界。這方面以寫真法創作的人物畫代表作品有1873年作的《葛仲華像》、1877年的《飯石先生像》、1880年的《張益三像》、1885年的《趙德昌夫婦像》等等,而筆者認為最能代表任伯年寫真人物畫巔峰成就的作品則是他1892年為好友吳昌碩所做的《蕉陰納涼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