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3日電/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刊載作者何蒨的文章說:如今的世界藝術品市場,與其稱之為市場,不如把它視為一座龐大的價值製造機器。既然是機器,就需要有操作手。從世界範圍來看,有能力操作這架機器的個人或集團,總數不超過100,是一個真真正正的“小世界”。
這個小世界彼此維繫的紐帶,是中國人早已熟悉的“關係”。西方人常笑談中國人做什麼事情都得講“關係”,而西方也有這樣一個領域,在其中,沒有“關係”便沒有行動餘地,這就是藝術世界。此外,這個小世界比較隱秘,無需對大眾交代,主要是為了協調藝術市場內部的核心價值,為觀眾展示出一幅藝術世界高低起伏的神秘圖景,因此這個小世界的運作往往是與常識相反的。當然,有一點很重要,西方藝術世界裡的“關係運用”,未必等同於中國人理解的“關係便利”。
近兩年中國藝術界最常看到的現象之一是“藝術權力排行榜”,這種公之於眾的權力排名,潛台詞是為中國本土的藝術市場及藝術界建立“共識”。這種追尋共識的意圖背後,體現的是中國藝術界在世界藝術品“價值製造機器”中的邊緣地位。中國藝術市場與西方藝術市場的產品交接,基本是古董、古代書畫、現代油畫與少量當代藝術四個方面,而將這兩個市場交接起來的重要角色仍是拍賣行。就近兩年行情來看,中國藝術品拍賣已經躋身世界前列,中國在世界藝術品市場內的份額也不斷加重,但是這種領先地位並不足以自豪。
顯然,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操盤人士也有普遍共識,即中國的藝術品市場在機構組成、操作模式和作品選擇等方面,很大程度受西方影響,甚至接盤而來。換言之,我們目前的國際市場份額雖高,但僅僅是以體積之磅礴占據國際藝術品市場的空間,離市場的核心機制距離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