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江南時報報道,陳少梅(1909年4月至1954年9月),男,漢族,名雲彰,又名雲鶉,號升湖,字少梅,以字行。生於湖南衡山的一個書香之家,自幼隨父學習書畫詩文,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15歲加入金北樓、陳師曾等發起組織的“中國畫學研究會”,17歲成為名噪一時的“湖社畫會”之骨幹,22歲主持“湖社天津分會”,成為津門畫壇領袖。1930年他的作品獲“比利時建國百年國際博覽會”美術銀獎,以後開始在畫壇嶄露頭角,成為京津一帶頗有影響的畫家。新中國成立後,他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主席、天津美術學校校長。
1953年底,他由天津回到北京,次年9月不幸因腦溢血病逝,享年僅45歲。
陳少梅短暫的一生,大部分時間生活於20世紀上半葉。新文化運動的思潮雖然對中國畫壇也發起過衝擊,出現了齊白石、黃賓虹、徐悲鴻、林風眠、高劍父、潘天壽、傅抱石等一批從不同角度進行革新的藝術家,但大部分中國畫家特別是山水畫家還在繼續沿著“四王”的路子蹣跚,顯然已遠遠背離了師造化的優良傳統,舍本求末,如無源之水,失去了自己的生機。年輕的陳少梅看出了這種山窮水盡的困境,他感到必須找到一條新途,才能挽救中國畫的頽勢。
陳少梅在繼承傳統方面是集大成者,他心懷虔誠地對待所有優秀繪畫傳統,以北宗為體,以南宗為用,以北宗蓄其勢,以南宗添其韵,博采眾長,擅長山水、人物、走獸,工寫兼長,傳統功力深厚。尤其是他的人物畫更為人所推重,張大千先生曾稱讚陳少梅的人物畫“衣紋有宋人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