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洋作家眼裡的轉型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4-09 10:18:21  


  中評社香港4月9日電/中國民族報報道,中國在大多數美國人眼裡,一直新鮮而陌生。伴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國際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很多美國人對中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美國作家彼得.海斯勒以中國為題材創作的紀實文學作品《江城》、《尋路中國》、《甲骨文》三部曲在美國出版後,曾引起巨大的轟動,美國多所大學把這三部作品列為學生認識當代中國的必讀書。繼《尋路中國》去年在內地出版後,《江城》也於不久前在內地推出。

  《江城》一書的作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偉,曾是《紐約客》駐北京記者,1996年深入中國腹地,在涪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今長江師範學院)擔任了兩年英語老師。《江城》記錄的就是作者這段時間的工作生活經歷。

  作者前往的涪陵是一個較為閉塞的西南小城,鮮有外國人到來,他的出現讓當地人極為好奇。作者積極地和當地百姓接觸,在仔細而準確的社會學家式觀察中,通過《江城》繪制出一幅那個時期中國西南小城的社會景象,通過大學教學、城市生活、風土人情、歷史傳說、旅行見聞、山河風貌等幾個方面的叙述,折射出草根人物在改革過程中的命運沉浮。著名歷史學者餘英時贊道:“何偉的筆下是真中國,是連一些生活在中國的青年人都不知道或拒絕認識的中國。”

  1,在長江邊,從上游到下游坐落著無數大大小小的城市,這些沿江而建的城市,習慣上叫做江城。涪陵位於烏江和長江的匯合處,也被稱為江城。作者海斯勒1996年來到中國之時,是中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之時,改革開放的步伐已經加速,中國社會從農村到城鎮都悄然發生著變化。

  海斯勒以一個外國人的視角,抱著好奇的眼光,詳細記錄了涪陵當時的風貌:涪陵依山而建,沒有自行車。在其他方面,則跟中國的小城鎮十分相似——吵鬧、繁忙、擁擠,車輛蜿蜒而行,行人擦肩而過;店鋪內人頭攢動,貨物琳琅滿目,大街上的宣傳標語比比皆是;沒有交通信號燈,司機們不斷地鳴笛,電視機的聲音震天響,人們的砍價聲此起彼伏;要道旁的樹木灰頭土臉,同樣的灰白覆蓋了整座城市。

  “臟、亂、差”幾乎是當時中國內地絕大多數城鎮的代名詞。不僅作者有如此的印象,我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記憶。經過多年的發展,涪陵和其他城市一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一點,海斯勒在本書的最後一章“回到涪陵”中發出了感嘆。2002年,他故地重游,發現先前的碎石路、爛泥路變成了柏油馬路,以水運為主的交通方式被高速公路取代,無數現代建築拔地而起,人們的穿著打扮和紐約人無異。改革給城市帶來了巨大變遷,也給人民帶來了實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