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具有成本低,自然能源消耗少,有效促進經濟轉型發展的優勢。”戴承良告訴記者,“我在對各地創意園區實地調研和體驗的基礎上,把創意園區的創意元素分為顯形元素和隱性元素,如果說前者是直觀的,後者則是內在的,這些創意元素有各自的樣式,同時又互相聯繫、映照。著名的M50有包括近20個國家和地區及來自國內十多個省市的藝術家工作室以及畫廊、影視製作、環境藝術設計、藝術品設計等機構,是非常典型的藝術產業園區。”
不過,隨著資本的介入,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數量越來越多,其商業的味道也越來越濃。酒吧、飯店、咖啡廳、會所等商業機構湧入了聚集區。“藝術聚集區只要有了名氣,其商業價值一提升,房租肯定跟著上漲,那些不能維持的畫家只能搬離。”畫家陳維告訴記者,“所謂創意產業園區,現在大家更重視產業,而忽略了創意。能賺到錢的概念和作品被不斷重複,賺不到錢的藝術家和作品很快就銷聲匿跡了。”畫家陳維說。
“國內創意園區產業化水平較低。”某文化公司負責人表示,“目前國內的創意園區以簡單的展示和銷售為主,僅是在藝術品材料加工、裝裱、餐飲、旅遊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而缺乏配套的、高端的衍生和增值服務。比如藝術聚集區內沒有對藝術家進行包裝、推廣的經紀服務機構;也沒有藝術品產權交易機構以及藝術品保險、基金、抵押貸款等金融服務機構等。文化創意園區擴張得非常快,而且同質化的現象比較嚴重。”
保障藝術家群體的存在和活力
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興起,給了藝術聚集區巨大的發展空間和動力。798作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產業聚集區,其發展狀況尤其引人關注。“北京798形成於2002年。當年‘北京浮世繪’在這裡舉辦展覽,更多的國內外藝術機構和藝術家進駐798,798藝術區的規模初步顯露。可以說‘北京浮世繪’開展是798藝術區開始形成的第一個標誌性事件。”戴承良認為,“798從廢棄工廠到當代中國最大和最有影響力的藝術集聚區的‘再造’過程,不是一個單純的藝術概念,而是具備多重可能性的象徵性符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