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第一份民族復興指數報告指出2005年是完成46%的復興任務,但該數字向上匯報時,得到的反饋是低了;這次引發批評之後,楊宜勇又反問記者,“現在呢,62%了,又都說高。你認為合理的數應該是多少?”從這細節可以看出,所謂復興指數實在有欠嚴謹,自定標準的同時,難掩一只眼睛朝上看、一只眼睛朝下看公眾反應,並準備隨時調整的非科學心態。
對於公眾的質疑,楊宜勇回應,他們的研究沒有花國家一分錢,純屬“業餘愛好”。但是,不管有沒有浪費國家研究經費,作為拿著政府薪奉的學者,所研究的又是事關“民族復興”的議題,自然免不了要接受公眾監督。
公眾當然不能剝奪學者的“業餘愛好”,但如果幾個專家制定一個數據模型,就得出“62%”的結論並對外發布,這顯然把理想目標給庸俗化了。將民族復興這樣一個宏大的命題,簡單而機械地用各種經濟指標測量,也大大壓縮了其豐富的內涵。
民族復興不僅關係到國家實力的強盛,也關係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的權利、幸福和尊嚴。民族復興不是看摩天大樓有多少,不是看城市化率有多高,當然也不可能用鋼筋水泥衡量出來。
“民族復興”是遠大目標,能不能用數據去測量,測量的標準又是什麼,誰來測量,怎麼測量……在這些問題未有廣泛共識之前,專家們還是謹慎得出結論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