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強種強國的思潮同樣也進入了學校,教育強國與不少人“武術救國”的想法不謀而合。
不少學校革新和豐富體育課內容,增設體育科系,開辦各種體育專科學校。在興辦新學的浪潮推動下,一些學校相繼在體育課中增添武術課,使武術成了學校體育課程中的主要內容之一。
體育社會學專家、江西財經大學副校長易劍東介紹,當初民國政府頒布了學校武術教育相關的決議案就達到了7個(“推廣中華武術案”(1918年)、“請將中國故有無數加入專門學科案”(1918年)、“擬請全國中學樣一律添習武術案”(1919年)、“學校體育就特別注重國技案”(1926年)、“請令全國學校定國術為體育主課案”(1928年)、“請籌辦國立國術專科學校案”(1932年)、“整理國術教材案”(1940年))。
更多武術家也走進學校在體育課教授武術。創立較早的中國體操學校,以“發揮全國尚武精神”為宗旨,將武術列為教學內容之一。1912年後該校曾聘精武體育會趙連和、盧煒昌等人兼任武術課教師,授課內容有潭腿、功力舉、刀、槍、劍、棍等器械。北洋法政學校聘形意拳名家劉殿琛擔任該校教師。北平師範大學體育系也將武術提到相當高的地位。武術授課時間僅次於英文。
上海廣東小學也是民國時期武術被小學體育課青睞最好的例子。“當時廣東小學7至15歲的學生體育課中都有武術課,在學校的運動會上也不乏武術表演,很多學生都對武術列為體育課內容感興趣。”陳俊彥還以北京體育研究社在1924年6月的一份報告為例,當時該社對全國16個省的40所中等以上學校的調查,將武術列為正課的占52.5%,只在課外開展的占22.5%。
“武術進入了學校體育課程,武術會館也改變了傳統的師徒相授、口授心說的方式,實行公開和大規模的團體教練。”易劍東說,武術進入學校教育,特別是體育的範疇也讓武術的傳播方式有了不同以往的變化。
不少武術公辦組織甚至開始接受政府的安排進入學校教授武術。1933年,漢口市國術館就奉市政府令,擬就《市立各學校增設國術課程辦法》,基本上是中學每周兩次,每次一小時,小學每周一次,每次一個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