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武館林立湧現
政府把武術納入學校教育,而武術也在民間火熱流傳,更進一步促進了民間的學武熱。而民間官辦和民辦的武術社團先後大批創立,也成為當時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大批武術社團、會館相繼成立,它們無不提倡“尚武精神”,把武術作為振奮民族精神,鑄就尚武國民,強種強國的教育手段,這使武術在民國時期的社會地位驟然提升。如精武體育會、體育研究社、中華武術會等,這些新興的武術組織大體有兩大類型,一種是學術機構,重在武術的整理、研究及出版刊物,如1912年成立的體育研究社。另一種是民間娛樂型、教育型的武術組織,如上海精武體育會,以教授武術為主,也廣設其他體育娛樂項目。
精武體育會,前身是民國大俠霍元甲主持的精武體操學校,以“國術為根本,以武術為皈依”,摒除歷史上技擊家門戶之見,冶各派於一爐。鑒於“學校”這種名稱與形式限制了招生範圍和廣泛傳播武術,在霍元甲的學生陳公哲、姚蟾伯等人的倡議下,更名為“精武體操會”。1916年會員日增,又易名為“精武體育會”。精武體育會是由酷愛武術的青年商人自發組織起來的,它是一個民間社團,並迅速隨武術熱發展到全國。
精武體育會“以提倡武術,研究體育,鑄造強毅之國民為宗旨”。1915年以前,活動僅限於推廣武術。1915年起,擴充學科,改良形式,增設了兵操、文事、游藝等內容。20世紀20年代末其國內外分會已達42個,會員超過40萬。
精武體育會最初由武術教授開始,後來還教授近代體育。“精武體育會擁有很近代的思維,不完全複古。社會上一般教武術的老師思維很傳統,和教育制度有關係。”陳俊彥以教育模式為例,“我們現在的教育大都沿襲西方制度,包括體育部分。而精武體育會為代表的教育就完全不同私塾化,採取西洋方式教授,其中就包括武術。”
精武體育會的西式教學,也讓武術和其他西方傳入的體育項目一樣,逐漸帶上了體育競技化的影子。“它除了教授武術還有文化、藝術,而體育項目中也有足球、籃球等現代體育項目。”上海武術協會副主席,上海體育學院武術學院教授王培琨說,“精武體育會有著嚴格的規定,新入會的會員,必須接受中央精武規定的十種基本套路訓練,然後才選習其他門派拳械。”其中,教學也分初、中、高三級,學時各為兩年,六年畢業後,會員可選擇各自愛好的項目繼續深造,或應聘擔任會內職務。
民國時期僅僅在上海就有包括自柔太極拳社,鑒泉太極拳社,精武體育會、群英武術社等等20多個民間武術組織,民間武術的傳授也逐漸開始體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