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開譽 北京 保險
近日,外交部部長助理樂玉成強調指出,今年中國外交的成就來之不易,不能簡單地用“軟”和“硬”來界定中國外交。他列舉了今年中國全方位外交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堅定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進一步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領導人親自開展峰會外交和首腦外交,積極參與和引導全球治理機制改革,促進區域合作進程;積極服務國內經濟發展,防範外部經濟風險;穩步發展同各國關係;積極營造穩定、繁榮、和諧的周邊環境;妥善應對西亞北非動蕩;全力維護中國公民海外合法權益;深入開展公共和人文外交。
對這一論述,筆者不能完全認同。一是有點自我感覺良好。今年的中國外交有成績值得肯定,但面臨的問題、挫折乃至發難也是前所末有的,尤其需要深刻總結和實事求是的評估。二是主觀願望和客觀動態嚴重背離。當今世界的經濟危機日趨惡化,由此引發的政治危機、戰爭危機的狼煙四起。面對美國及其狐假虎威的同盟者和追隨者,明目張膽地把中國作為政治上的“異類”、軍事上的“天敵”和經濟上的“漁肉”,我們不能再自欺欺人地以不變應萬變。
“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對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是我們的基本國策,不是忽悠人的。我們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是完全正確的。但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我們走和平發展的道路。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在外交上堅持以和為貴,遇事忍讓克制,有時為顧全大局寧可犧牲點利益也要維護和平崛起的國際形象。由此犯了一條外交大忌:以退讓求和平則和平亡。至使美國及其同盟者和追隨者視中國為軟弱可欺,對中國的混不講理和巧取豪奪越演越烈。
當年,鄧小平提出的韜光養晦為我們的和平發展爭取了幾十年的寶貴時間。今天,處於動蕩、複雜和變化莫測的國際形勢,我們的外交戰略必須與時俱進、作出有針對性的積極的調整。否則,就會象一位國際政治評論家說的那樣,韜光養晦成了“掏”光養“鬼”,即掏光了中國利益,養飽了美國及其同盟者和追隨者。
當務之急是要化被動為主動,在外交戰略上要正本清源。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讓全世界都能充分了解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們的基本國策,而且要讓全世界都能深入地理解我們為保障和平發展的基本原則。簡單講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以此鄭告美國及其同盟者和追隨者,在事關中國國家利益特別是核心利益及中國公民合法權益的問題上不要姿意妄為。否則,終將得不償失,自食惡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