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4 “六”的故事——“六叔”自己的“幸運數字”
邵逸夫因為在家排行老六,圈裡人都尊稱他為“六叔”或者“六老板”。而他本人也很鐘愛“六”這個數字。他愛乘坐名車勞斯萊斯,所以家裡有6輛勞斯勞斯,其中一輛車掛的車牌是“DM6”,一度是城中焦點。早在1978年,太太方逸華還出面以33萬高價,投得另一個無字頭“6”車牌送給邵逸夫。
No.5 LOGO的故事——邵氏的“SB”Logo
熟悉香港老電影的人一定對“邵氏出品,必屬佳作”這句話耳熟能詳。不過更引人注目的是邵氏的Logo“SB”。別誤會,這不是現在罵人的話,而是“Shaw Brothers”(邵氏兄弟)的英文縮寫,而邵氏電影公司也模仿好萊塢的華納兄弟“WB”,其全英文名為“Shaw Brothers Film Company”。當然,在這兩個字母組合已經產生另外意思的現在,恐怕邵氏迷們重溫片頭的時候,也會覺得有幾分微妙吧。
No.6 膠片的故事——“沒有好的戲,我寧願燒”
邵逸夫年輕時很是勤奮,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紀錄。他在邵氏影城還有自己專用的試片室。他曾說,“我晚上只睡1個小時,其餘時間便是工作。”到了古稀之年,他也是堅持1天工作16小時,十分勵志。大導演張徹曾在書中寫道,“邵逸夫當年治事之勤,是我生平罕見,他坐的勞斯萊斯是名貴豪華的車,車裡有酒吧,他改裝成小型辦公桌,連途中的時間都不浪費。”
不過,邵逸夫能打造出如此一個娛樂帝國,除了靠勤奮,還要靠嚴格。為了樹立邵氏的良好形象,邵逸夫早年很是嚴格控制影片的質量。有的時候出現劣片,甚至會親手燒掉,毫不手軟。他說過:“在早期,我成日燒片,沒有好的戲,我寧願燒。” 大導演張徹在邵氏的起步就並不如意,他替邵氏拍的第一部電影《蝴蝶杯》更因邵逸夫本人不滿意,就遭到了被燒毀拷貝重拍的悲慘結局。
No.7 “摳門”的故事——為省十塊錢,惹得劇組鬧罷工
邵逸夫作為慈善家很是大方。但是作為商人,在手下眼裡過於精明,就連公司食堂的饅頭多少錢一個都記得清楚。有個流傳已久的軼事,某一天劇組在外拍戲,想要20元買100個生煎饅頭給片場工作人員。劇務填了採購單讓邵逸夫批准,邵逸夫一看,生煎饅頭在片場飯堂只要一毛錢一個,採購寫兩毛錢一個,而且還要去尖沙咀買,來回要用車,於是不批。其實這天片場飯堂的饅頭師傅恰好因事請假一天,當天沒有饅頭賣。結果是,出外景的工作人員因沒有早餐吃鬧罷工,邵氏為此損失了近萬元。事後,邵逸夫的太太方逸華只好戲謔地告訴公司同仁,“他可省了十元”。而邵逸夫本人生活作風也比較節儉,他通常去馬場賭馬只下注10元,有次排隊看到前面的人下注500元。邵逸夫一看這個人是公司裡的劇務,回頭就要整頓作風。
邵逸夫的第二個太太方逸華也秉持著一貫的節儉風格。據說,當年大導演李翰祥拍片,需要十個小孩吹肥皂泡,每個孩子要一只竹筒,預算單子交上去後,方逸華砍掉一半。也因為“申請單永遠cut半”,人稱方逸華為“Cutting Manager”。
因為吝嗇,邵逸夫錯過了不少賺大錢的機會。當年尚未成名的李小龍曾找他毛遂自薦,欲以每部6萬港元片酬拍電影。但邵逸夫認為此人太狂妄而把價碼壓至每部3千到9千港元。當時流傳的版本是,邵逸夫一聲冷笑,“開什麼玩笑,他難道不知道邵氏300元一個月的武師一大把嗎?”結果李小龍掉頭投奔了六叔的競爭對手嘉禾,致使邵氏錯失了香港電影史上最具票房號召力的“金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