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國人口合理有序流動仍面臨體制機制障礙。城鄉、區域間人口流動仍面臨戶籍、財政、土地等改革不到位形成的制度性約束,人口集聚與產業集聚不同步、公共服務資源配置與常住人口不銜接、人口城鎮化滯後於土地城鎮化等問題依然突出,不利於有效支撐國家重大區域戰略實施。
《規劃》明確,到2020年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2016-2020年,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以上,年均轉戶1300萬人以上。
《規劃》提出,進一步拓寬落戶通道。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全面放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條件。調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戶政策,區分城市的主城區、郊區、新區等區域,分類制定落戶政策,重點解決符合條件的普通勞動者落戶問題。
2020年前實現一億人落戶挑戰大
解讀
城鎮化和人口流動活躍仍是未來大趨勢。然而,目前我國人口合理有序流動仍面臨體制機制障礙。
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稱,在優化人口空間布局方面首先是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暢通落戶渠道,拓展就近城鎮化空間,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二是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優化提升東部地區城市群,培育發展中西部地區城市群,推動人口合理集聚。
該負責人表示,第三是著力改善人口資源環境緊平衡,制定和完善與主體功能區相配套的人口政策,大力推行綠色生產生活方式,保障邊境地區人口安全。四是深化戶籍制度、財政制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全面破除人口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傑華表示,過去我國的城鎮化速度比較快,但國家更強調“新型城鎮化”。這不是統計上的城鎮化水平提高,更多是要實現“人的城鎮化”。從2016年到2020年,要實現1億人要落戶到城鎮。要完成這個目標,挑戰是非常大的。
陸傑華曾表示,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流動人口規模持續增長。按照統計數據,2015年城鎮化率是56.1%,實際上把2.47億流動人口算了進去,但這部分人沒有享受到和城鎮戶籍人口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務。
(來源:《新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