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3月15日,現在的漁民村和背後的深圳。 |
鄧小平參觀了村委會、文化室,又提出到村民家看看。到了村支書吳柏森家,吳柏森說,1983年,自己全家平均每人月收入500多元。坐在一旁的鄧榕大聲對父親說,“老爺子,比你的工資還高呢!”
鄧志標回憶,看完吳柏森家新樓上下層和滿屋的家用電器,鄧小平問大家還有什麼要求,吳柏森回答,“要求不敢了,只是我有點怕。”“怕什麼呢?”“怕政策會變。”鄧小平哈哈大笑,“黨的政策肯定會變,只能向好的方面變,不會向壞的方面變。”
1984年,正是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的一個分水嶺。“姓資還是姓社”的爭議,曾讓包括漁民村在內、一部分先富起來的深圳人承受著莫大的壓力。正在這個當口,鄧小平來了。
看過漁民村,鄧小平說了一句話,“從今天的情況來看,證明我們黨的改革開放政策是正確的。”幾天後他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經濟特區的春天
改革開放的第二年,1979年8月26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次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5次會議決定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
1979年,積貧已久的漁民村迎來了第一個春天。
這一年,43歲的鄧志標被村民推選為村主任。鄧志標回憶,原來幹什麼都不行,村民只能打魚養魚,但改革開放後,“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什麼都可以幹”。
上任後的鄧志標帶領村民,用集體資金購買了一台推土機,把村裡所有的灘荒地都推成魚塘,攢下第一桶金後又組建船隊和車隊,就近取材,在深圳河裡挖沙,再運給工地。抽1立方的沙子成本兩塊錢,賣給工地十二三塊錢。
村民吳耀輝回憶,正在興建的深圳特區處處是工地,漁民村的沙子供不應求。“國貿大廈的沙子都是我們運的”,吳耀輝說,大卡車白天不讓上路,村裡車隊每天夜裡9點出發,經常要運到凌晨2點鐘甚至通宵。
160米的國貿大廈於1982年10月開工、1985年12月建成,工期僅有37個月,號稱“三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在當時絕無僅有,國貿大廈也成為深圳的地標性建築。
財富不斷積累,1981年,漁民村成了全國第一個萬元戶村。鄧志標說,他家夫妻二人,1981年“一年分紅結算9000多元拿回家”。
1981年秋天,村集體出錢,按照一對夫妻一套房的標準,統一蓋起33套二層小洋樓,米色外觀,統一裝修。
鄧錦輝給自己分到的別墅更換了地板,是自己喜歡的大理石,“水綠水綠的”。彩色電視機、音響、錄音機,這些彼時內地普通家庭難覓的家用電器,成了漁民村家家戶戶的標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