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級部門會聘請第三方專家,對開展創建垃圾分類示範片區的街鄉鎮轄區內的單位,用不打招呼直插現場的方式進行抽查。“驗收的標准很多很細,比如說四類垃圾桶,缺一個就不合格,還要查看街鄉鎮對垃圾分類從人員到資金的投入等等。”
四種垃圾分類模式各有特點
北青報記者在蹲點中發現,經過一年多的探索,目前本市已經初步形成了四種垃圾投放模式。第一種是有人值守的垃圾分類驛站、小屋,鼓勵參與,獎勵積分;第二種是設置智能投放箱;第三種是上門回收再生資源、厨餘垃圾,方便群衆投放;第四種是撤桶撤站,定時定點流動收集。
而垃圾分類的方式,北京和上海基本相同,分為可回收物、厨餘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分法”。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所謂人工值守,普遍是街道聘請的第三方公司請來的“垃圾分類指導員”,他們大多兼顧著辦理積分、社區巡回指導分類以及上門回收等工作。而積分鼓勵政策是當下大部分社區采取的方式。據八寶山街道垃圾分類負責人趙岩介紹,這個積分兌換點可以輻射沁山水南區的1300多戶居民,每天的厨餘垃圾大概出3-4桶,約800公斤左右。石景山城管委垃圾分類負責人侯淼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在石景山八寶山街道、五裡坨街道、蘋果園街道、八角街道等五個街道設立,共有11個站點,接下來,還將增加更多。
所謂“智能回收”,是指各式各樣的智能回收裝置。上月在東城區建國門街道外交部街33號院內,就新放置了6台智能垃圾桶,居民只要刷一下指紋,桶蓋打開,就能投放厨餘垃圾和其他垃圾,同時也能完成積分。
在東城區崇外街道,則“升級”為智能六分類垃圾回收箱。分別可投放紙張、塑料制品、塑料瓶、金屬、織物和有毒有害垃圾。只需下載“分一分”APP,用二維碼對准掃碼口一掃,就能打開相應的垃圾桶進行回收并積分。西城區新街口街道居民采用刷卡的形式,可對應投放塑料、紙張、玻璃、金屬、有毒有害垃圾這五種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