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北京垃圾分類已形成四種回收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19-07-09 15:56:06


 

  “從長遠來看,垃圾分類回收機也有不利的地方”,石景山城管委垃圾分類負責人侯淼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隨著各個區垃圾分類回收機的陸續入駐,“智能垃圾投放”似乎變成一種時尚。但智能垃圾回收機多由企業自主研發和投放,一旦技術或資金鏈出現問題,就很容易造成回收機的停用,從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垃圾分類工作的倒退。他建議街道社區從嚴選用和考查相關智能垃圾回收機企業,保障正常運轉。

  所謂“上門回收”,其關鍵點在於“幹濕分離”。北青報記者在東高地街道西窪地社區采訪時看到,回收公司給社區每戶都免費發放了帶有二維碼的垃圾袋,并且“一戶一碼”,藍色垃圾袋是用來裝可以回收再生的幹垃圾的,綠色垃圾袋是用來裝瓜果蔬菜這類厨餘垃圾的。在處理幹垃圾時,居民只需要點擊微信小程序中的“呼叫回收”,按流程提示選擇好上門地址、上門時間,就能坐等回收員上門。

  據社區負責人介紹,西窪地社區在“幹濕分離”之前每天產生3噸生活垃圾,“回收率”幾乎是零;而現在通過“上門回收”產生幹垃圾近400公斤,“可回收率”提高十分明顯。

  重點

  怎樣保證分類到位?三種探索最有效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聽到社區普遍反映,居民的前端分類意識薄弱是分類工作的最大阻力。事實上,這涉及到觀念的轉變和固有習慣的顛覆,其難度可想而知。北青報記者注意到,當前基層實踐探索出了很多“實招”“新招”確保分類到位。

  第一是分類指導員(志願者)面對面,手把手,“效果”最明顯。石景山八寶山街道沁園社區的垃圾分類指導員蘇樹坤每天在小區內巡回,對單元樓門口垃圾箱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如果正好遇到居民投放垃圾,就進行現場“教學”,告訴居民們如何進行垃圾分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