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恐日動搖的情緒也在東北軍內部彌漫,以至於在此後的熱河抗戰和長城抗戰中,東北軍各部毫無鬥志,爭先逃跑。在錦州不戰而撤給予東北軍自身巨大的心理打擊,最直接的惡果就等於是自廢武功。
日本方面,關東軍“下克上”吞並整個東北的行為取得了完全勝利,這進一步激發了日本法西斯分子堅持侵略路線的瘋狂野心。日本人的性格,在幹一件事情最初的階段是典型的“高高抬起,輕輕落下”,小心翼翼,試探性質很強,可一旦得手,就立刻進入癲狂的興奮狀態,開始不顧一切地冒進蠻幹。之前的甲午戰爭、之後的偷襲珍珠港,無一不是如此。正是由於九一八事變輕鬆得手,日本軍國主義對侵略中國也進入瘋狂狀態,並在六年後發動了盧溝橋事變,最終全面侵華戰爭爆發,也將自己拖入了對華作戰的大泥潭。
日本侵略吞並中國的野心暴露
東北的淪陷,土地、人民和資源的損失,就暫且不說了,在軍事上最直接的就是當時號稱亞洲最大的兵工廠——沈陽兵工廠也落入日軍之手,有步槍約15萬支、子彈約300萬發、迫擊炮約600門、炮彈約40萬發,山、野、重炮約250門,炮彈約10萬發,火藥約40萬磅全部成為日軍戰利品。此後,沈陽兵工廠更是成為日軍最重要的軍火基地,八年抗戰中日軍侵華部隊70%的武器彈藥都是由沈陽兵工廠生產的!1944年遭到美軍大規模空襲前,沈陽兵工廠每月可生產步槍6000支、輕機槍80挺、重機槍50挺、75毫米野炮約20門、75毫米步兵炮約8門、75毫米高射炮約8門、37毫米平射炮約40門、81毫米迫擊炮約20門……這些每月生產的步兵武器及其彈藥就可以裝備日軍2個步兵旅團(相當於中國軍隊的1個師)和1個炮兵聯隊。從九一八事變後到1944年,僅步槍一項就生產了約90萬支,相當於日軍90個師團的裝備數量!
這場事變進一步暴露了日本侵略吞並中國的野心,向全國人民敲響了警鐘,“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越來越成為中國人的共識。在民族危機感逐步加深的過程中,民族責任感也在迅速提高,廣大民眾和各界人士開始以各種形式積極投身於抗日救亡運動。
南京國民政府也終於意識到和日本的戰爭將無法避免,全國民眾要求抗日的民意也是相當強烈,如果再繼續對日妥協,很可能會引起民眾甚至軍隊的反對,因此在“圍剿”共產黨之餘,開始加緊備戰,強化落實修建國防工事和公路鐵路、採購武器裝備、整訓部隊等等措施。
國民黨和共產黨是當時中國的兩大政黨,九一八事變後,民族危機日益深重,民族團結日益增強。但遺憾的是,要直到1936年,被逼著打內戰的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才最終促成國共兩黨的再次合作。丟失東北的少帥也算是將功補過,而蔣介石重視“國際援助”的思維慣性卻還將繼續多年……
(來源:觀察者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