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9日電/2010年12月,數據顯示,至少擁有學士學位的美國人,失業率已升至5.1%,是自1970年以來的最高值。即使在經濟危機最水深火熱的2009年,高中畢業生大學錄取率居然出現小幅提升,達到70.1%。
“花費在教育上的錢是國家最明智和最合理的投資,要讓這種普遍認識在全國得到很好的發展。”——杜魯門,1947年
在美國,人們應該接受高等教育,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的共識。這種共識也遭到過衝擊——100多年前,人們嘲笑當時學院教育的刻板;經濟危機時,就業壓力讓人們對大學的期待有所調整——但“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從來沒有生根發芽的土壤。
學院的困境
“學院的學生們……試圖掌握已經死去的語言,就商業事務而言,這種知識根本就不適應這個星球。”1889年鋼鐵大王安德魯·卡耐基這段話一針見血地指出了美國舊式學院在存續兩個多世紀後的尷尬。
1636年,北美馬薩諸塞灣殖民地,35個畢業於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的人拷貝母校模式建立了哈佛學院(現為哈佛大學),邁出了美國高等教育的第一步。
加上隨後建立的耶魯學院(現為耶魯大學)、新澤西學院(現為普林斯頓大學)、國王學院(現為哥倫比亞大學)等統稱九大學院。
舊式學院以歐洲大學為藍本,依附於教會,教授拉丁語、希臘語、數學,以及一點哲學。主要目的是培養年輕人成為神職人員和公職人員。
儘管學院收費低廉,絕大多數家庭仍負擔不起,孩子們通常幫家裡經營農場、做生意。
而且只要不當牧師,對於其它行業如手工業、農業、貿易,乃至律師和醫生等,當學徒才是找工作的正道。
到19世紀初,學院在校生全美也僅約千人,且均為白人男性。1869年,達到6.1萬人,有部分女生和少數非裔。在校生占18歲青年人口約2%,到1900年才上升為4%。
課堂上要求學生朗讀古文、翻譯並解釋其文法的授課內容和方式,延續兩個世紀後,毫無變化。美國高等教育研究學者勞倫斯·維賽將之比喻為“只是一套智力體操”。
學院希望通過這種智力訓練培養學生的男子氣概,即在勤奮地與希臘語、拉丁語文法艱苦搏鬥之後,具有男子氣概的畢業生將具備“精神的馴良與威嚴兼而有之”的氣質。
而普通人對學子的普遍印象則是,蒼白的、戴眼鏡的年輕人,非常瘦,有點多愁善感,有點憔悴。
城市與商業精神的興起改變了人們對職業的期望,很多年輕人一度相信,只要努力經商或從業,就能獲得豐厚回報。學院畢業生的無形榮譽正逐漸褪去光芒。實用主義者通常蔑視“無用”的書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