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4日電/中國是一個超大規模的“文明型國家”。鄧小平曾多次說過,中國無非是“塊頭大”,指的就是中國“地廣人多”。地廣,意味著治理難度大;人多,意味著人均資源少。“文明型國家”也是“百國之和”,內部各種差異極大,稍微處理不慎,就容易引起各種矛盾和衝突。人多、地廣、資源少、治理難,四者結合在一起,構成了中國的基本國情。不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中華文明的治國傳統。
我們可以比較一下美國和中國。美國18世紀下半葉建國的時候,人口為300萬左右。到1848年美國打敗墨西哥、吞並加利福尼亞時,美國人口才2000來萬,而當時中國人口已達 4億,約為美國的20倍。當時雙方都處於前工業社會,前工業社會里最大的資源是土地,如果套用中國人的標準,那麼當時的美國,家家都是大地主,而且還要雇傭黑人來種地,這種資源占有的奢侈使美國人更傾向於談自由,談權利。相比之下,中國屬於人均資源緊運行,資源的競爭異常激烈。所以,中國人更多地談“孔融讓梨”,談權利與義務的平衡。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世界上很多文化傳統的形成,歸根到底,都與資源多寡有關。美國這些白人大地主,當初在歐洲就遭受政教合一政權的迫害,到了美國後,對政府還是處處設防。美國人的“政府是必要的惡”觀念大致就是在這樣一種背景下形成的。相比之下,中國人均資源少,資源競爭激烈,一個村里的人甚至會為河水和井水資源的分配而打架。在這種條件下中國人形成的傳統就是通過選賢任能,組成一個比較中立的政府來協調和保證各方的利益,來確保“國泰民安”。了解這一點,就可以理解中國人怕亂的集體心理。當然,中國人均資源緊運行也使中國人形成了自己有滋有味的活法。比方說,中國人講“人氣”,沒有“人氣”,再好的房子也賣不掉。中國餐飲之豐富,世界上還無他國可比,背後也是人均資源緊運行帶來的大量餐飲創新和革命。
過去,中國人常被認為是“一盤散沙”、不團結、“窩里鬥”等,這也和人均資源有限造成的激烈競爭有關。鴉片戰爭後的大量戰爭賠款,辛亥革命後的長期戰亂,日本侵華戰爭的殘暴破壞,等等,導致了經濟凋敝,民生艱難,人均占有資源更少。此外,中國廣大農村歷來是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分散、孤立、封閉,多數農民僅關心自己“一畝三分田”,社會形態薄弱,自組織能力匱乏。雖然儒家提倡“家國情懷”,但舊時的中國還是缺少把“家”與“國”聯繫起來的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使中國大規模的工業化舉步維艱,也抵擋不住西方列強發動的一場又一場戰爭,最終整個國家陷入了任人宰割的悲慘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