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胡錦濤總書記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表彰大會上提出“進一步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的戰略目標,2010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加快發展體育產業的指導意見,2012年3月,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促進體育事業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這一切都說明中國的體育產業已經納入國家經濟發展和體制改革的重要戰略部署。
新的形勢要求中國體育界要有“頂層設計”的戰略思維。應當改變中國籃協與國家體育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現狀,實現“管辦分離”;應當完善聯賽規則,馬布裡無緣“MVP”、歧視性標語無處罰條例等情況,需提前制定規則予以應對;應當實現裁判的職業化,使裁判的執法水平與聯賽的發展掛鈎;應當拓展CBA市場,從球隊產品、品牌推廣、電視轉播、網絡包裝等方面開發市場潛能;應當改進媒體服務,避免座位不夠、網絡不靈、信息不暢的尷尬;應當加強賽場管理,正面引導、規範聯賽文化……
做好這些,把事關中國體育發展的職業籃球再次當作“突破口”,從制度、思維、資源等方面大力改革,把打造高質量的職業籃球聯賽作為自身改革發展的“第一要務”,這樣才能達到CBA真正的“質變”。
體育文化需要更豐富的時代“名片”
中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以及生產方式之間的矛盾。
30多年前,我們能夠在世界上展示中國人風采的舞台十分有限,人們對體育文化的精神需求是國家隊在國際大賽上爭金奪銀,振奮民族精神。30多年後,中國在全世界已經擁有足夠多的舞台展示自己,當中國軍團在北京奧運會上狂攬金牌之後,人們忽然發現,我們在作為世界體育主流的三大球以及網球等職業化程度較高的項目上依然薄弱,中國是體育大國,但還不是體育強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