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有一句名言:“雖有貞觀之法,苟無貞觀之吏,欲其刑善,無乃難乎?”實現廉政,首先當然是制度建設,但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建設同樣不可或缺。
浙江省黨員幹部特別懂規矩、講規矩、守規矩,這既有浙江歷史文化的影響,也與歷屆省委一直重視抓作風建設分不開。
習近平任浙江省委書記時的基層聯繫點、淳安縣楓樹嶺鎮下姜村百姓親眼見證——
該村雖然地處距離杭州市區210公里的浙西偏僻欠發達山區,但習近平不辭辛勞,每次都深入農戶,聊天談心,為村子建設出謀劃策。2011年,習近平給下姜村黨總支、村委會回信時深情回憶:我在浙江工作期間曾4次到下姜村調研,與村裡結下了不解之緣……村民們也非常感念習近平同志,專門把這封回信鐫刻在村口的“思源亭”上。
作為省委書記的聯繫點,下姜村還先後迎來了張德江、趙洪祝、夏寶龍等省委領導蹲點調研。如今的下姜村,已從原先一個貧窮落後村,蛻變成為“綠富美”的美麗鄉村。下姜村的變化背後,是浙江省黨員幹部隊伍的作風轉變——全省每年都有10多萬名各級領導幹部進村入戶開展蹲點調研,為基層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化解各類矛盾幾十萬件。
風成於上,俗形於下。踐行良好風氣,必須以上率下,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習近平在浙江工作4年半,始終身體力行,抓住作風建設不放鬆。他還要求全省黨員幹部拎著烏紗帽幹事,不要捂著烏紗帽做官,並明確提出,領導幹部是作風建設的主體,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堅決不做。2007年春節後第一個工作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作風建設年”活動動員大會,親自作動員部署,並經常研究作風建設工作。
歷屆浙江省委領導班子也把作風建設緊緊抓在手上,一以貫之,步步推進,為全省的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作風保障,還率先制定出台《中共浙江省委關於進一步加強自身作風建設的決定》,在實踐中走出了一條具有時代特征、符合浙江實際的作風建設新路子。
2005年起在全省推進機關效能建設,2007年起每年開展作風建設活動……去年,省委、省政府又發出深化作風建設的動員令,轉變作風,提升效能,“挖出”症結所在,根治庸、懶、散。截至去年底,全省共開展明察暗訪12620次,受理效能投訴16970件,對3516名責任人員進行問責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