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公共外交回到了自我宣傳的老路後,在網路世界裡必定面臨無所不在的挑戰與訕笑。為了避免波及國內,有時還不得不訴諸嚴正聲明或強烈表態,便進一步約束了在國外推動公共外交的彈性。
公共外交必須根據情況彈性運用手邊的人脈與資源,因此不能簡單提出一概而論的公共外交做法。不過,公共外交切忌的事,則是不分場合都適用,其中對中國外交官最主要的一條,就是要謹記:公共外交所服務的,不是中國自己的外交人員,而是中國外交政策的對象。
這表示,動員自己的關係人來表態支持自己的作法,不可取。這不像是國內政治那樣,用動員的方式可以營造聲勢,牽引同伴,從而遏制相反的聲音。因為在國際上,要遏制另外一方的聲勢是不可能的,尤其假如對方懷抱著惡意的話。
其次應該避免的,是把公共外交的目的,當成是要證明中國外交政策正確無比,而忘記是要說明中國外交政策為什麼不能順著某些人的願望。用來滿足領導人的宣傳,不屬於公共外交的範疇。何況,是不是正確無比,也不是自己說了算。
外交的成果當然可以宣傳,但那似乎不是公共外交主要應該受到重視的原因。在有重大挑戰性外交政策上,最容易陷入與他國的紛爭,承受反華輿論的鼓譟,因而是公共外交的主要場合。在這種場合片面地想要證明中國外交勝利成功,充其量是公共反外交。
(中評社特約作者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