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安領獎時感謝台灣,因為是台灣各界支持他拍的電影得獎,李安、台灣與奧斯卡就成為了三位一體。台灣的電視台就細數了台灣在得獎作品中的一切參與,至於印度的參與,或其他外人在同一部電影中所得到的獎項另有什麼故事,當然沒有得到鎂光燈。令人聯想到的是,台灣民間申請政府補助活動,一定要先講清楚會對宣傳台灣有什麼好處。如果所辦的活動是關於中國的,政府單位就感到為難,認為台灣民間若是在世人面前對中國的種種進行發言,就不算是恰當的行為。
慶祝李安,慶祝台灣,只能是因為台灣巨細靡遺地參與了這個過程,電影水準大大提升,大家有成就感,而不能是因為電影直接宣傳了台灣。可是,拍片所在地台中的民意代表不是問嗎:電影裡連台中兩個字都沒有。可見,政治正確性不能沒有,李安也深諳此道。不過政治正確性也是危險的,想想當初那些高舉台灣的大旗,質疑投資李安拍電影對台灣沒有好處的民意代表,他們既然沒有成就感,是會趕忙表態呢?還是會寧可李安不得獎呢?
要問李安怎麼看奧斯卡
李安自然知道,他這部得獎電影的精神與內涵,主要不是在凸顯台灣或台中,而且其多元性甚至是與台灣所追求的國族精神背道而馳。揆諸於台灣各界的慶祝,確實也鮮有或鮮能觸及電影內涵的。對於台灣各界這樣從奧斯卡到李安,再從李安到台灣的思維過程,以身分為標準,來界定慶祝範圍,若沒有加以認可,後果會是什麼呢?因此李安得獎之際,要適當地以語言彌補。他的真心感謝,剛好是政治正確所不可或缺。
除了政治正確(或不正確)的李安以外,或除了得奧斯卡獎的李安以外,李安怎麼看世界似乎更是值得繼續追蹤的,尤其是他怎麼看奧斯卡。透過李安學習看奧斯卡,才能從根本擺脫自問自答的台灣主義。
(中評社特約作者石之瑜,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