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的這種策略,到了陳水扁手裡,更是被發揚到了極致。陳水扁最有名的策略,就是“進兩步,退一步”的做法,先是撩撥你的情緒,讓你high到最高點,然後再仿彿很顧全大局似的,把“保險套”拿出來用一下。他說一邊一國是如此,他“廢掉”國統綱領亦復如此。
經過這麼多的周折,台灣社會幾乎有了一個普遍的印象,那就是已經沒有人知道“中華民國”的法統是甚麼了,一個“中華民國”,大家都可以任意表述,而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勉強維繫著“中華民國”這幾個字,其它都可以不用太認真了。於是,今天如果在街頭做個民調,大概很多人都會說,只要不丟掉“中華民國”四個字,兩岸就可以“混得過去”。換言之,多數人都已經從經驗法則中得到了一個結論,即“中華民國這個名號保衛了台灣”。
我們必須指出,聯合報的《元旦六論》正是犯了這麼一個可怕的認知錯誤。聯合報在《六論》中,反覆地提出了一個觀點,即它希望能讓民進黨也效忠“中華民國”,這樣就可以凝聚台灣的共識,並穩定住兩岸關係。這樣的講法之危險當然是很顯然的,聯合報想必知道,民進黨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早已某種程度地“接受”了“中華民國”,甚至更早些說,施明德在喝大和解咖啡時,也已經接受了“中華民國”,但民進黨所說的“中華民國”,是甚麼內涵,聯合報會不知道嗎?這樣的“中華民國”內涵和“中華民國”的法統是一致的嗎?馬英九在暢言“台灣是中華民國”、“台灣前途由台灣2300萬人共同決定”時,其實已經在限縮“中華民國”的“主權”範圍、這樣是否已經實質上地改變了法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