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台思想的五個重要概念:
從以上的談話中,可以歸納出習近平的對台思維包括以下五個概念:
第一,“一中框架”並不是指“統一框架”,而是為了結束敵對狀態、建立和平制度所需要的“和平發展制度框架”。
第二、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必須在“一中框架”內,即主權不可分割,但是習近平並沒有說兩岸必須在“一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框架”下運作,這表示“一中框架”是指“整個中國”(由兩岸政府所組成)主權不容分裂的框架。
第三、兩岸是兄弟關係,因此,兩岸在互動時是“兄弟一家親”,而非以“父子一家親”的結構相處。
第四、兩岸關係的未來是平等協商,並作出合情合理安排,而非霸道式的協商,更不應作出不合情不合理的安排。無論在簽署和平協議或建立共同體關係時,兩岸均以平等協商為基礎。
第五、所謂“兩岸命運共同體”,即表示兩岸均為共同體的一部分,以共同命運為認知的基礎,任何一方均不可以分裂出去。兩岸雖然在治權上各有主體或本體,但是在主權上是共同體。依照共同體的運作方式,兩岸未來在相關事務上可以共同治理,例如南海可以發展出南海共同體,讓兩岸在南海事務上建立治權的共同體,由現有的分治走向合治。
反對分離是兩岸關係不衝突的基礎
不論是習近平所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或“中國夢”,都不可能在兩岸處於敵對狀態的情況下落實,更不應在兄弟武力相向、骨肉相殘的基礎上推動。“和平統一”是中國大陸的長期對台政策大方針,所謂“武力解決”只是在台灣的分離力量已出現法制化或不可逆轉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使用。因此,對於台灣而言,“反對分離”不僅是對中華民國憲法應有的尊重,也是對民族歷史應該的認識,更是在現實上避免兩岸關係發生武力衝突的必要堅持。因此,“反對分離”是對習近平對台思維的第一個應有回應,也是兩岸關係能夠維持不衝突的最基本要求。
兩岸如何結束敵對狀態,簽署和平協議是兩岸關係能夠長久和平發展的最重要一步。兩岸關係的和平相處,不僅有助於兩岸“心靈契合”,也是“共圓中國夢”的必要條件,更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1992年兩岸兩會建立的“九二共識”,僅處理了兩岸各自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各自宣示謀求國家統一目標,也就是在“整個中國主權不容分裂”這個原則下,兩岸均作了各自的表述,但是對於“一個中國”的內涵,也就是“一中框架”的框架內容為何,並沒有作出相同的表述,這使得“九二共識”只是一個為兩岸事務交流所建立的共識,而不符因應結束敵對狀態或簽署和平協議的需求。
“分治不分裂”應是兩岸共同體“一中框架”的基礎
習近平提到的“一中框架”與“平等協商”可以作為兩岸結束敵對狀態的基礎,由於和平協議並非“統一協議”,因此不觸及統一後兩岸的政治安排,而是統一前的兩岸政治定位。所謂“平等協商”就是雙方相互尊重,以同理心瞭解彼此的堅持與需要,其目的在為兩岸長久和平發展,強化兩岸心靈契合,以有助未來的和平統一。
“平等協商”必須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平等地位,一是相互尊重。習近平所認同的“兩岸一家親”正是平等協商的基礎與原則。所謂“一家親”,表示兩岸對於“整個中國”這個家應該共同主張不分裂其主權。“和平協議”的簽署,就是把原來在“九二共識”中雙方各自表述的不分裂,變成共同承諾不分裂。所謂“兩岸兄弟”,意指兩岸或許在對外(第三者)的權力大小上有不對稱的情形,但是兄弟間在本質上是平等的,它不同於父子關係,更非朋友或鄰居關係。兄弟間要尊重對方的主體性,但是主體性不可以建立在數典忘祖的基礎上,也不應建立在兄弟兩人之一的主體性之內。落實在兩岸政治定位上,“兩岸兄弟”指的就是兩岸應該相互尊重彼此治權的本質平等,兩岸政府或許在對外關係的地位上有不同的處境,但是兩岸的治權應均可為第三方所承認,是應有的認識。“分治不分裂”應該就是“兩岸兄弟一家親”的法理寫照。
中華文化是兩岸必要的連結
本人曾在多個場合中提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應是學習西方文明九個大國的崛起,而是中華文明的再現,也是中華文化的復興。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應該,也不能沒有台灣的參與。
近年,台灣有一本書《1949年禮讚》出版,書中提及1949國民政府渡海南遷,這是中國史上足以比擬東晉永嘉渡江與南宋靖康渡江的三大南遷事件。1949年也是台灣史上三大移民潮中文化意義最豐富的移民事件。1949後的台灣學術是民國學術的繼承者,是另一種五四精神的發揚者。作者楊儒賓稱:“1949年兩岸的曲折發展指向了中國現代性與西洋現代性的銜接。跨文化性格的台灣經驗,提供了形構中的新中華文化很重要的理論資源。”
事實也的確如此,1949年整個中國的文化精華都來到台灣,其中不只有人才,還有文物,更有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1960年代,台灣更大力推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讓中華文化在台灣深深扎下了厚實的基礎,也讓台灣成為在全球中華文化的代表者。近年來,人間佛教在台灣的發展更是有目共睹,也更豐富了傳統中華文化的內涵。
對於習近平而言,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絕對不是僅建立在經濟與軍事的基礎上,而是中華文化的再現上。在中國共產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成為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之後的第四個自信。我個人覺得,這應該是習近平未來留下的最重要政治遺產,也應成為繼“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後,代表習近平治國理念的核心思想。這裡所說的“文化自信”當然就是對中華文化的自信,而不可能是對馬列思想或文化的自信。前三個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屬於大陸自有的,但是文化自信則必須由兩岸共同來建造。
台灣這二十幾年來,在李登輝、陳水扁的主導下,進行的是一場“去中國化”歷史與文化的政治運動,致使中華文化已經逐漸淡出台灣中等學校青年的教育,再加上民進黨的分離主義政治操作、國民黨馬英九執政八年的弱勢作為,以及北京獨占中國的話語權,使得台灣民眾對中國人的身分認同逐漸下滑,已經嚴重影響到兩岸關係是“一家親”的文化基礎,也衝擊到兩岸為“命運共同體”的認知。
2016年11月的“洪習會”中,習近平脫稿談話稱:反台獨是基於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立場,大陸13億人不會答應台獨,如果共產黨不處理台獨,“中國人民會推翻他們”。習近平這次的談話,已經不再是以民族大義為訴求,而是以共黨政權安危來提醒蔡英文。習與蔡兩人,北京與民進黨政府在身分認同的不同,有可能成為未來和與戰的一線之隔。中華文化原本是台灣的強項,也是台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及中國夢上可以充分引導大陸的利基,如果台灣捨其優勢不用,反而愈離愈遠,不僅錯失歷史機運,反而會陷台灣於危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