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理會决議出臺 發出嚴懲朝鮮信號
1、安理會十七天磋商 “最强烈譴責”朝鮮核試驗
經過長達17天緊張而慎重的協商討論,6月12日,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第1874號决議,對朝鮮5月25日進行的核試驗表示“最强烈的譴責”,幷要求朝鮮今後不再進行核試驗或使用彈道導彈技術進行任何發射。决議包含有限制朝鮮軍火出口,禁止除人道主義目的外、對朝鮮的一切貸款等內容,這是歷年來最强硬、最嚴厲的一份對朝制裁决議。(北京《中國青年報》)
同2006年朝鮮第一次核試驗後的1718號决議相比,新决議案措辭更加嚴厲,朝鮮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厲制裁。同1718號决議相比較,新决議草案新增加的內容中最引人關注的有以下三條:
第一,全面禁止朝鮮所有武器及相關材料的出口,而1718號决議禁止朝鮮武器出口的範圍只涉及《聯合國常規武器登記册》所界定的武器種類如作戰坦克、大口徑火炮、作戰飛機、軍艦和導彈等。
第二,要求各國在本國領土、領海或領空對可疑朝鮮船隻進行檢查。至于公海上類似情况的處理,記者拿到的草案樣本上沒有點明“朝鮮”二字,只說呼籲各國“對公海上懸挂其他國家國旗但被懷疑載有違禁物品的船隻進行檢查,幷要求該國同意接受檢查”。而美英俄等國媒體都直接稱草案“呼籲各國在公海上對涉嫌裝載禁運物品的朝鮮船隻實施攔截檢查”。不過無論哪一種版本,都是中國和俄羅斯以前從未支持過的。
第三,新决議草案中對朝鮮的金融制裁目標擴大到朝鮮的海外賺錢機構上。美聯社11日的報道稱,這一措施直接瞄準朝鮮神秘的“39室”——這是由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親自掌控的爲朝鮮賺取硬通貨的絕密機構。據美聯社披露,“39室”下轄120家境外公司,負責出口朝鮮的礦産品和其他朝鮮産品,以換取朝鮮最需要的美元等硬通貨。美聯社還有一些描述是出于對朝鮮的故意抹黑,比如“39室”除上述合法貿易外,還通過走私武器、販毒、甚至製造假美元賺取美元。由于“39室”堪稱“平壤的經濟心臟”,所以此次制裁决議案“顯然是要直搗朝鮮的經濟命脉”。(浙江《錢江晚報》)
從整體上看,這個新的對朝鮮制裁决議是“嚴厲”的,但也是“適當、平衡”的。它既反映國際社會對朝鮮核擴散舉措“堅决反對”態度,要朝鮮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向朝鮮傳達出清晰而嚴峻的信息,但同時又爲朝鮮轉變立場,爲主動弃核而回到談判桌前留下了充分空間。(上海新民網)
2、國際社會全面制裁 朝鮮四大盤算全部落空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認爲,由于朝鮮“過激的判斷形勢”,進而采取的一系列核試驗“過激措施”,導致朝方陷于“全面被動”的窘境,以致今天被二次制裁的局面。一些發展中國家認爲,朝方咄咄逼人的四大盤算,均已落空。(廣東大洋網)
首先,朝方“以超强硬對强硬”策略,幷沒有換來美國奧巴馬政府對朝鮮的妥協政策,相反是更加嚴厲的表態。
其次,先核試後試射的做法幷沒有換來國際社會的認可和同情,相反是一片反對之聲。
第三,朝方表示“朝鮮沒有進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稱核試驗和試射導彈是作爲一個主權國家應享有的合法權利。想以此換來聯合國成員國對其核政策的理解。但一些發展中國家代表指出,早在1991年,朝韓雙方領導人就簽訂了《朝鮮半島無核化宣言》,說明朝方在多年前就在法律文書中做了無核化的莊嚴承諾,而在今天朝方做了相反的詮釋,對此人們如何理解呢?
第四,朝方先“永遠”退出六方會談和不執行《朝韓停戰談判協定》,又在這以後聲明如果安理會通過制裁朝方的决議,就意味著“撕毀了該協定”,意在表明朝方站在道義的一邊。但事實是,朝方以聲明不再執行《停戰談判協定》在先,却又對安理會按上“撕毀該協定”的罪名在後,是種顛倒黑白的概念又說明了什麽呢?原想以此換來對其不屈的核政策的理解,但相反却爲廣大發展中國家詬病。(北京中國經濟網)
3、朝鮮回應態度强硬 制裁方案恐成一紙空文
第1874號决議通過以後,朝鮮將如何反應成爲人們關注的焦點。6月13日,朝鮮强硬回應,稱其决不放弃核計劃,將把其擁有的所有鈈“武器化”,全面啓動鈾濃縮進程。不過,按一般邏輯推測,朝鮮目前還不至于采取過激行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國際戰略室副主任薛力認爲,新决議實際制裁力度極爲有限,它主要是針對朝鮮經濟方面的制裁,但朝鮮經濟對外程度十分微弱。因此,朝鮮幷不懼怕來自外界的經濟制裁,同樣這份制裁也不會影響到朝鮮日後的决定。(內蒙古《北方新報》)
現在看來,朝鮮可能的反應動作則無外乎兩種:一是再度發射遠程導彈或者如美國情報機構聲言的那樣進行第三次核試驗。二是在開城工業園、南北分界綫以及西海等領域對韓國發起武力挑釁。
從朝鮮目前的能力和準備情况看,前一種反應進行第三次核試驗需要充分時間和物質技術準備,短期內可能性不大;發射遠程和中短程導彈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後一種反應則幾乎是必然的。如果說朝鮮這一輪核闖關主要是爲其內部權力傳承服務的話,那麽由于這一過程才剛剛開始,朝鮮肯定還會繼續强硬應對一段時間,而且極有可能是有限度的繼續强硬甚至挑釁。如果中俄繼續加强斡旋努力,幷在適當的時候選用包括執行安理會金融制裁决議等强硬杠杆,朝鮮還是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重歸談判桌的,只不過這個時間極有可能比上次核試驗要拖得更晚。由此看來,這一輪朝核危機不會隨著安理會新制裁决議而見底趨緩,相反還會由此而有個短期的升級趨勢,隨後才會逐步趨緩,最終重歸談判協商軌道。(香港中評網)
其實,2002年10月第二次朝核危機爆發以來,朝鮮核問題一直沸沸揚揚,成爲國際政治的熱點問題。但是,朝核問題也好,朝核危機也罷,一而再、再而三使得國際局勢緊張,但每每總能峰迴路轉,回歸多邊談判的和平路徑,沒有像伊拉克那樣走向戰爭。(北京《中國經濟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