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與減肥
自KS-1展出以來,研製方又推出了“凱山”-lA系統,兩者間的具體差別尚不明朗。但無論是KS-1,還是KS-1A,還都遠不完美,必須進行更大的改進才能適應未來作戰需求。而且,該系統具備這種進一步改進的基礎。筆者以為,除了提高導彈機動性、改進發射裝置等措施外,根據目前防空系統的發展趨勢應有兩個發展方向:
一方面,在保持現有彈、站體積的基礎上增大射程,進一步擴大殺傷區範圍,增加抗擊TBM的能力。KS—l首次展出後披露其射程為42公里,相對於目前世界上大多數大型防空系統而言,射程偏低。實際上,單看42公里這個射程並不是一個很低的數值。對於以100米高度超低空突防方式進襲的空氣動力目標而言,由於受地球曲率以及地面雜波的影響,地面雷達的視距大約在50公里左右,射程再遠的防空系統也是如此。
實際上,100公里以上的射程只有在對付中高空目標時才顯示出優勢。在戰時敵方大型防空系統尚未被壓制的情況下,很難想像進攻一方的戰鬥機會在這個被公認為最危險的空域飛行。所以,目前尚沒有地空導彈擊落百公里以外飛行目標的實戰記錄。KS-l系統42公里的最大射程通常是對大型慢速飛行目標而言的,本來橫向超載不是很大的導彈,在射程末端的機動性進一步降低,所以對於具有高機動性的三代戰機,其有效射程可能遠達不到這個數值。因此,有必要提高導彈的動力射程和機動能力,在這方面“凱山”大有潛力可挖。
“凱山”系統採用的導彈全長5.6米,彈徑400毫米,彈重900公斤。保持這一體積,通過優化飛行彈道、改進發動機燃料等措施,完全可以達到70公里甚至更大的射程(重約1000公斤的“愛國者”PAC-2導彈射程達100公里)。當初,S-300PMUl採用的48N6E型導彈相對於S-300PMU的5V55L型導彈,裝藥並沒有增加多少,但是通過採用高拋“准最佳彈道”,射程猛增了一倍。當然,導彈系統的改動“牽一髮而動全身”。制導雷達也要增加功率,而且要改變制導方式以及控制率,可以說整個系統都要“重來”一遍。這種“改進”可能本來是研製方的初衷,但出於時間和技術等因素,首先推出KS-l以及KS-1A,待技術和時機成熟後再推出其增大射程的改進型。
另一個改進方向,是保持現有殺傷區的情況下,縮小彈站體積、提高集成性和機動性、增強生存力。現在這套“凱山”防空系統顯得過於龐大,車輛相對較多,而且單部發射架載彈量偏少,整套系統無論是行軍機動還是陣地部署都顯得過於龐大、目標太明顯、不利於自身生存,有必要對其減肥。特別是導彈,體積和重量都顯龐大。與KS-l射程接近的俄羅斯9M317型防空導彈重量不足600公斤,美國“改進型海麻雀”重量更低,而且在射程末端擁有更多的剩餘能量。
隨著我國在微電子技術、先進固體發動機技術以及先進氣動佈局研究方面的突破,完全可以研製出一種體積更小、機動性更強、射程保持不變的新型導彈。再使用逐漸成熟的垂直發射技術或者類似“愛國者”的箱式發射系統,單部發射架可載彈4到6枚,並將制導站改為自行式,那麼整套系統作戰時只需要一到兩部發射架、制導站和控制中心以及必要的標定車輛,就可以完成基本作戰任務。這樣一套系統將大大增加系統的機動性、減少暴露機會,從而增大作戰時生存概率。(來源:《現代兵器》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