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緊鑼密鼓要研製大型軍用運輸機之時,中國把學習和借鑒的目光投向俄羅斯和烏克蘭這兩個繼承前蘇聯衣鉢最多的國家。中國和烏克蘭雙方在改進中國的運8過程中進行了合作,特別是運8F600運輸機項目,中烏在該項目中廣泛合作,雙方共同承擔風險,飛機裝配工作在中國完成,而安東諾夫飛機公司承擔設計顧問,派出設計。動力、結構和強度等各方面專家給予廣泛支持口運8F600在2006年研製成功,而中國也在這型飛機的基礎上,自行研製了運9。據稱,運9大約能夠攜載20噸貨物和98名傘兵。單架空投最大重量可達13.2噸。
中國大運悄悄來臨?
就技術而言,軍用大型運輸機涉及空氣動力學,材料科學、機械製造、通信導航等40大類、200多個技術單元的課題,製造一架軍用大型運輸機,等於是對一個國家基礎工業的“集體考試”。軍用大型運輸機的內部空間設計也很講究,以戰略運輸機為例,它的運載能力主要表現在其貨艙的淨空間尺寸上,而非最大運載重量。像歐洲聯合研製的A400M大型軍用運輸機的最大載重量不如安-70,但其粗大的機身合理的內部空間能容下更多的武器裝備,這正說明良好的設計對軍用大飛機的重要性。可喜的是,經過多年的技術儲備,中國航空業已經掌握了這些關鍵技術,再加上我國使用伊爾-76多年,已經積累了使用、維護和管理大型運輸機的經驗。所以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我國已經具備自主製造大型運輸機的條件和能力,發展大型軍用運輸機已是到了水到渠成之勢。
正是基於以上的成功合作和技術儲備,據外電報道,烏克蘭安東若夫設計局參與了中國新的大型運輸機項目的研製工作。新機基於安東諾夫的安一70設計,但與安-70採用的槳扇發動機不同。新的大型運輸機將採用4台D一30渦扇發動機,其新機貨艙將保留與安一70相同的寬度和高度,只是長度上加長了5米。新機最大載重能力約在50-60噸,最大起飛能力達到近2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