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介入’戰略就是其表現之一”,香港《亞洲時報》說,該戰略的目的在於,當在衝突中出現類似1996年的場景時,解放軍能迅速反應,致殘美國在區域中的基礎設施,從而阻止其優勢後繼軍力進入。通過製造這種印象,中國讓美國及其盟國相信,即使中美軍事力量相差懸殊,但美國的“介入”必將付出美國人難以承受的代價。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邁克.馬倫在7月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陳炳德會見時提到了“反介入”戰略。在北京的會見中,馬倫說:“在過去10年裡,中國在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重大進步……這些也確實集中在‘反介入’上。”
通過鑄造強大的偵察和打擊能力,採用新的政治和心理戰手法,中國將能把美國在亞洲的立足點一個個“拔掉”。
中國“天眼”罩住西太平洋
在為美國空軍所做的名為《深入龍潭:中國的反介入戰略及其對美國的意義》的研究報告中,美國智庫蘭德公司認為,對諸如航母等移動目標的監視,是“反介入”戰略的一個方面。報告稱,解放軍將越來越專注於限制或者干擾美國在遠離美國本土的戰區執行作戰任務的能力。
“對航母的攻擊……將阻止海軍航空力量在戰區內作戰,或迫使航母撤出戰區並停泊在更遠的駐扎地,從而限制艦載機的作戰能力”,報告還指出,中國可能還會采納“政治反介入”戰略,借以對美軍在太平洋駐在國施加外交壓力,在美國與駐在國之間製造矛盾。
雖然美國媒體將關注點放在中國“天眼”上,但有分析指出,中國新型隱形戰鬥機、航母及無人偵察機都是“反介入”戰略中地表通訊的重要連接點,反艦彈道導彈系統則是打擊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